當台積電咬上蘋果時...?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當台積電咬上蘋果時...?

當台積電咬上蘋果時...?

(圖片來源:Peellden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蘋果的商標上有一個缺口,是誰咬的?是亞當還是夏娃?在我看來,咬這一口蘋果的,台積電一定有份。

蘋果是目前全球市值前幾大的公司,台積電則是台灣上市公司市值之首,而且還超越了三星和英特爾。這兩家公司都為他們的股東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一路發展下來,兩者之間可有相似或相異之處?值得企業管理者、事業經營者及投資者未來要持續關注的?甚至可以從這些特質中找到下一個蘋果和台積電。

如何看出台積電會不會生?

記得小時候鄰居的產婆,有次對媒人說,「你早上帶來的這位小姐不錯。」
媒人反問,「妳怎麼知道?」

產婆接著說,「這個很會生。」
那個年代做媒婆是要「包生」的,於是媒婆興致高昂的接著問,「甘嘸影?」
產婆這下以專業的術語跟口吻分析,「你看她的臀部很大,骨盆腔夠空間,生產不費力,雙胞胎都沒有問題!」

凡事都有他的長相(特質),慢飆股和一流企業也是如此。從財報數字上,能不能看出一流企業的特質?我認為可以,但這需要經驗,且一定功力的財報解讀能力,坦白講,許多在會計領域製作財報的人,都未必具有這樣的能力。就如同我一再強調的,財報只是反映結果,很有可能你在財報數字中,只捕捉到了「昔日的美麗倩影」。

什麼叫做有「潛」力,潛在何處?就是表面上你看不到的地方。張忠謀開的管理課程大綱,那裡就是入口處,管理工作做好了,財報數字是跟著而來的結果。

我第一批蘋果進場的時間是2006年,當初根據的不是財報數字,而是消費場景。什麼是消費場景?以下用例子說明4個一流企業的共同特質,你可能就明瞭了。

一流企業共同特質1:品牌忠誠度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回台旅客都必須隔離十四天,我下飛機後搭上了防疫計程車,是凌志LEXUS的車款,在車上,我問司機小帥哥,有沒有手機充電器?他問,是什麼樣的手機?順手拿了另外一個轉換接頭。

顯然,他是蘋果手機的使用者。我又問他,為什麼會選擇蘋果這個品牌?是因為性能、品質?他回答,「是的。」我接著問,是否還可以彰顯一定程度的社經地位?他也很誠實地答,「是。」接著他說,「不止這個原因,一旦我的iPhone、iPad、iMac,整個連結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時候,就已經離不開蘋果了!」

iphone
(攝影師:Jess Bailey Designs,連結:Pexels)

品牌忠誠度,可以說是一流企業共同擁有的第一個特質,蘋果和台積電都做到了這一點。這一點可以說是台灣話俗稱的「粽子頭」,可以快速篩選是否為一流企業的第一個質化指標,判讀這項指標不需要特異功能,經由你自己的消費接觸就可以得知。

一流企業共同特質2:無可取代性

再說一個生活中可以接觸的例子,你有臉書(Facebook)帳戶嗎?用不用谷歌(Google)搜尋呢?看不看YouTube呢?如果是生活在美國,我還會問,是否會用亞馬遜(Amazon)購物呢?

再請問,臉書可以取代谷歌嗎?谷歌可以幹掉臉書嗎?好像都不可以,因為各有各的生態系統和功能。例如,亞馬遜的金雞母之一—雲端服務,如今微軟、IBM、谷歌也都無法完全取代,再加上亞馬遜什麼都能賣,因而建立的配送倉儲系統,同樣是它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以上的關鍵詞是什麼?就是「無可取代」(Irreplaceable)。

蘋果和台積電也都具備了這項特質,只是兩家公司的優勢不一樣,蘋果始終面對第一線消費者,台積電則是技術領先和製成領先的提供者,對於他們的用戶或合作夥伴而言,都是無可取代的。

「無可取代性」固然是一流企業的特徵,但不代表可以馬上進場,還是要回到財報數字觀察進場價格是否合理。如果本益比高達30倍左右,而盈餘成長的動能卻不見得可以大步跟上,或在未來看不見潛在動能的,我都認為價格偏高,所以「無可取代性」是一流企業的共同特質,但不代表一定有合理的進場價位。

一流企業共同特質3:差異化策略

蘋果的APP Store,產品的高品質設計和外觀,確保安全的封閉型作業系統,所有產品連在一起的方便平台,這些差異性策略至今尚未被其他競爭者攻破。

台積電也有它的差異化策略,其他的都不做,只做「專業的」晶圓代工,這也形成了「台積電大聯盟」的重要基礎,現在這個聯盟的力量愈來愈大,撼動並摧毀了英特爾、三星原有的IDM優勢。再加上原本商場競爭重利輕義,台積電卻把誠信當成一回事地向下扎根,並以客戶即夥伴的服務導向,把差異化做到家,每一個面向也都讓勁敵難以下手了。也可以說,蘋果跟台積電的差異化策略,讓它們的護城河寬廣到不易跨越。

一流企業共同特質4:可持續優勢

第四項一流企業的特質—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可細分出很多項目,包括「研發」、「管理」都是。

在產品的研發、管理上下功夫,這個部分蘋果跟台積電都用心頗深。對高科技公司來講,能不能「參與或引領」未來趨勢,就是競爭力和優勢的延伸,這也是我看好台積電未來五到十年,且大膽判斷巔峰未到的主要原因之一。

台積電2020年出刊的年報中,有一段很棒的章節,說明台積公司的「差異化優勢和策略」,但許多投資者不關注於此,只在它的價格和圖形上的波動花時間。真的就是落入了費雪所說的,「對價格充滿了解,對價值卻無知」,殊為可惜。

本書節錄自天下雜誌《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除了解讀台積電的深度投資價值以外,個人、企業或國家也可以跟著作者的視角在台積電篳路藍縷的成長過程之中,找到再出發、再成長的力量。

►相關書籍:天下雜誌《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發現一流企業的長相和深度投資價值》,闕又上 
►延伸閱讀:阿甘精神:讓你無須重蹈別人一輩子的悔恨

天下雜誌-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