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所」的魅力:下班後適合充電放鬆的法式餐酒館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第三場所」的魅力:下班後適合充電放鬆的法式餐酒館

「第三場所」的魅力:下班後適合充電放鬆的法式餐酒館

攝影:DAT VO;來源:Unsplash

保羅.科恩-波特海姆(Paul Cohen-Portheim)向倫敦致敬時,感嘆該城市缺乏歐陸型的咖啡館。他寫道,這似乎是註定的,「你可以有咖啡館,也可以有俱樂部,但兩者不會在同一片天空下繁榮。」像很多古人和來者一樣,科恩-波特海姆已經開始欣賞英式酒吧和法式餐酒館(French bistro)之間的差異。

他發現,英式酒吧「只是在短時間內令人愉快」,而歐陸型的咖啡館則是「可以棲身的地方」。約瑟夫.韋克斯伯格曾經描述許多文化中典型的第三場所(註1),他對法國人的路邊咖啡座也印象深刻。法式餐酒館鼓勵人待久一點,影響了他曾經就這個主題寫過的一篇專題文章的標題:「路邊咖啡座漫長又甜蜜的一天」。桑切.德.格拉蒙(Sanche de Gramont)描寫法國人時指出,餐酒館是許多令人欽佩的人平時出沒的地點,他也認為那裡是「你可以在裡頭待上一整天的地方」。註1:指讓人抽離工作、家庭以外、能讓人感到放鬆、自在的場所。

英式與法式的差異

法國和英國生活圈之間相隔數十英里,掩蓋了它們之間的差異程度,儘管英式酒吧和法式餐酒館都是第三場所,但它倆並不相似。問題不是哪個更好,而是在這兩種傑出的文化裡,它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兩者的起源
英國人的酒吧可以追溯到羅馬和諾曼人占領後建立的客棧和小酒館;法國的餐酒館或路邊咖啡座的前身,大約是在500年前,沙烏地阿拉伯出現世界上第一家咖啡館。從麥加開始,還可以一路追溯到君士坦丁堡,最終來到維也納。咖啡館引進維也納後,發展得很成功,甚至提升到一種優雅的境界,其他地方完全無法比擬。這個被韋克斯伯格稱為「令人愉快的機構」,從維也納傳到了法國。一旦在這個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建立起來,路邊咖啡座就會向外擴散,成為整個拉丁和地中海文化非正式公共生活的中流砥柱。事實證明,它非常適合城市和鄉村生活、巴黎和各省,及鄰近國家的農村和大都市地區,法國為這些地區提供了一個可效仿的模範。

密集的法式餐酒館
Le bistro(法國人通常這樣稱呼它,意為「餐酒館」、「小酒館」)鼓勵人們停留的時間比酒吧更長,而且是一個更平易近人的機構。倫敦有數百家酒吧,巴黎則有上千處路邊咖啡座——剛瑟(Gunther)(按:美國新聞記者)在1967年將這個數字定為1萬3977家。1930年代中期,勒貝特.維爾(Lebert Weir)報導說,全法國約有80萬家咖啡館,或者說「大約每50人就有一家咖啡館」,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如果這個估計是準確的,那麼按人均計算,為法國人服務的咖啡館,比為英國人服務的酒吧和私人俱樂部加起來,還要多上十倍。

英國每平方英里就有四家酒吧,幾乎沒有酒吧短缺的問題,而法式餐酒館的激增,只是表示後者發揮了更廣泛的作用。法國人保羅.亨利.孔巴爾.德.洛韋(Paul Henry Chombart de Lauwe)在他的都市社會學著作中,賦予了法式餐酒館極大的重要性,並不是因為咖啡館是窮人的「俱樂部」這類感性的訴求,「而是因為它跟居住生活的各個層面都有關,而且涉及到所有的問題。」

不分階級的法式餐酒館
把餐酒館稱為「窮人的俱樂部」並不準確。「窮人的俱樂部」是某些文化中,對第三場所的常見委婉說法,但它不適用於法國人。Le bistro是一個民主和包容的機構,歡迎所有人前來,沒有像英吉利海峽對面的酒吧那樣,用隔間區分出人的各個等級。咖啡館傳統上的確屬於男性的場所,但還沒有到引起兩性之間不滿的程度。典型的法式餐酒館是來者不拒的第三場所。

法式餐酒館的吸引力

試圖解釋路邊咖啡座為何能有持久吸引力的人相信,它的祕密在於公共和私人的獨特融合,這種融合在露台區發揮得最成功。桑切.德.格拉蒙說:「它結合了適當程度的熟悉感和客觀性」,並指出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會很樂意一直待下去。隱私是le bistro的客人所公認的權利,這項權利在法國人特有的舉止中受到尊重。親法派的美國人佛羅倫斯.吉利安(Florence Gilliam)寫道:「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眼神——除非是地鐵裡的乘客彼此之間的無神凝視——像咖啡館裡的人與其他客人沒有直接接觸時,臉上的那種眼神一樣冷淡。」韋克斯伯格的評價也是如此:「路邊咖啡座的常客幾乎可以坐在對方的腿上,但他們從不偷聽別人的談話。」

美國人多半認為看人(和聽別人講話)很好玩或有益身心(但要在可接受的情況下),不過這裡沒有這種事。如果某人在法式餐酒館時很希望跟陌生人交談,他/她可能會做出一些在街上不合適的示好行為。你有可能跟遇見的人聊上很久,也可能只是隨便說幾句。在餐酒館裡,談話可以隨心所欲地開始和結束。如果他/她願意,可以加入朋友桌,也可以在各桌之間移動,或者獨自寫信、看報,沒有必須與他人互動的壓力。因此,餐酒館為個人和團體提供了隱私,但也有社交的氣氛。它能夠根據人們不同的心情和人數來容納他們,大大促進了這種社區機構的廣泛吸引力。

本文摘自行人《偉大的好所在:家與辦公室以外的第三場所》,雷.歐登伯格 著

►延伸閱讀:《工作美學》:快時代,緩慢之必要
►延伸閱讀:空腹喝咖啡對身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