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去活》:付出代價,然後吃棉花糖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放手去活》:付出代價,然後吃棉花糖

《放手去活》:付出代價,然後吃棉花糖

攝影:Tuyền Nguyễn;來源:Pexels

一九六○年代晚期,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以賓恩幼兒園(Bing Nursery School)的孩子為對象,進行了著名的「棉花糖研究」。在那個研究裡,研究人員拿了一顆棉花糖給孩子們看,告訴他們,他們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吃棉花糖。如果他們自己一個人等待二十分鐘的時間,不吃眼前那顆棉花糖,他們最後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研究人員讓孩子選擇他們想要的獎勵,包括餅乾、薄荷糖、迷你蝴蝶餅,以及其他的點心)。

這是活生生的「立即滿足,還是延遲滿足」的選擇。孩子獨自坐在座位上,看著桌上那顆棉花糖,桌子上還有一個呼叫鈴,他只要按下呼叫鈴,請研究人員回來,就可以吃那顆棉花糖。孩子也可以等待研究人員在二十分鐘之後回來,如果那個時候桌上的棉花糖沒有被吃掉,他就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

米歇爾寫道:看到那些孩子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去按鈴,真的會讓你感動到眼眶泛淚,想為他們展現的創意鼓掌,為他們加油,也會使你對人類的潛力產生新的盼望,因為連年幼的孩子都能抗拒誘惑,為了延遲的獎勵堅持忍耐。

多年後,米歇爾對那些孩子進行追蹤研究,並得到結論。願意為了兩顆棉花糖而等待的孩子,他們的SAT學測分數比較高,學業成就比較優異,身體質量指數(BMI)比較低。米歇爾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在一九九四年出版了《棉花糖實驗》(The Marshmallow Test)一書,使這個實驗成為一個罕見的例子:人類行為的實驗室研究,後來成為一個文化現象(例如,印有「別吃棉花糖」的T恤)。

延遲滿足的廣義定義是:現在抗拒那些較小、令人喜愛的獎勵,以便在未來得到更大、更有意義的獎勵。許多心理學文獻把延遲滿足奉若神明,把它與所有的「成就」連結在一起。於是社會上充斥著要人犧牲當下的享受,以便得到長遠成果的說法。

無數顆過期的棉花糖

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棉花糖實驗。雖然這個研究的間接結論(延遲滿足是好的)難以忽視,但我們想像一下,假如這個研究在給出第二顆棉花糖之後,還繼續進行下去。孩子等了二十分鐘之後,得到了第二顆棉花糖,但大人這時告訴他,「如果你再多等一下,就會得到第三顆棉花糖!」然後是第四顆、第五顆、第一百顆棉花糖。

按照這個邏輯,延遲滿足的終極高手,是一位臨終老人,他的四周堆滿了無數顆過期的棉花糖。我可以肯定地說,當我們來到人生的終點時,沒有人想和那個老人一樣。

我經常用這個棉花糖的比喻告誡我的教練客戶。他們的意志力和延遲滿足的能耐,就和他們的事業成就一樣令人敬佩。我的客戶涵蓋了許多全世界最成功的領導人,他們通常有傲人的教育背景。有時候,他們太過忙於為了將來而犧牲,以致於忘了趁著現在享受人生。我把我給他們的建議,也送給你:你要知道,有些時候是該吃棉花糖的時候。當你遇到那種時候,就吃棉花糖吧!今天就這麼做(重溫即刻滿足的快感)。不要等到年老、死之將至的時候,才驚醒過來。

商業作家約翰.伯恩(John Byrne)(我自己爆料:他的婚禮是我主持的),與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合著威爾許的自傳Jack,於二○○一年出版。他告訴我一個關於威爾許的故事。一九九五年,五十九歲的威爾許心臟病發,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這個手術把威爾許嚇到了,於是開始重新思考人生中的大小事。他領悟到了什麼?不要再喝便宜的紅酒!在那個時候,威爾許擔任奇異公司(GE)執行長已經十四年。他很有錢,但如果從他在家裡喝的便宜紅酒來判斷,你不會知道他是個有錢人。自從威爾許意識到人生苦短之後,他就把家裡的酒窖塞滿了最珍稀的波爾多紅酒。如果你到他家吃晚飯,他一定會用上好的紅酒招待你。基本上,你喝的是一個幸運的人的棉花糖。

如果你想為自己開創精彩的人生,就要接受一個事實:你需要做出短期的犧牲,才能得到長期的成就。但延遲滿足不要做得太過頭,你偶爾也需要停下來,享受這趟旅程。人生是一個永不停止的棉花糖實驗,但累積最多棉花糖的人並不會得到獎牌,反而會囤積一大堆懊悔。

我們有時候要吃一些棉花糖

沃爾特.米歇爾在書的最後,說了一個兩兄弟的對比故事。哥哥是個嚴肅而且有錢的投資銀行家,婚姻穩定,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也有不錯的發展;弟弟是個作家,住在格林威治村,他出版了五本沒沒無聞的小說。「儘管如此,他說自己很享受人生,把時間用來寫作,晚上享受單身漢的玩樂生活,交往的對象一個換過一個。」作家弟弟參照棉花糖實驗,猜測自己那個認真拘謹的銀行家哥哥有辦法為了更多的棉花糖,一輩子忍耐。他自己則和哥哥形成強烈對比,他認為即刻滿足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選擇。

令人意外的是,米歇爾用兩兄弟的對比,來祝福作家弟弟的人生。他指出,弟弟一定發展出強大的自制力,不僅撐過大學的創意寫作課,後來還出版了五本小說。米歇爾還為弟弟不受約束的男女關係辯解,他指出,弟弟可能需要同樣的自制力,「才能維持充滿樂趣的異性關係,同時保有自由之身」。

換句話說,發明棉花糖的人,也希望我們有時候要吃一些棉花糖。

本文摘自長河顧問有限公司《放手去活:領導大師葛史密斯的一對一教練課,協助你降低懊悔,活出自我實現的無悔人生》,馬歇.葛史密斯、馬克.瑞特 著

►延伸閱讀:留白的藝術,你懂嗎?停止無效努力,保有你的競爭力!
►延伸閱讀:從1%的選擇開始,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