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恐懼癱瘓了你,學會擁抱失敗,邁向智識上的幸福!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別讓恐懼癱瘓了你,學會擁抱失敗,邁向智識上的幸福!

別讓恐懼癱瘓了你,學會擁抱失敗,邁向智識上的幸福!

攝影:Razvan Chisu;來源:Unsplash

我們天生就對周圍的世界以及內心的世界充滿好奇,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這種本能有時會被扼殺,而扼殺者通常是出於善意的教育者,他們的身分可能父母也可能是老師。

幸運的是,好奇心是很難被完全消滅的。其實,它只是進入休眠狀態,處於蟄伏期——急切地等待著被喚醒的那一刻。愛因斯坦對於學習的熱情是他的個人標誌之一,他寫道:「事實上,現代教學方法居然還沒有把追根究柢的神聖好奇心給完全扼殺,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然而,我們不應該認為這個奇蹟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不應該繼續因循苟且。相反地,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重新點燃殘存的好奇心火花,重新激起我們對學習的熱情。

先學會失敗,不然你就學不會

當你為了培養你的智識幸福,帶著好奇心深入探觸生命寶藏時,我希望還有兩件事可以發生在你身上。首先,我希望你有更多失敗的經驗。我真的認為你的失敗經驗還不夠。其次,我希望你可以擁抱失敗。很少人懂得珍惜失敗對於成功與幸福的重要性。

失敗對於學習與成長非常重要。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是有史以來最有創造力與生產力的發明家之一,他有一千零九十三項發明申請了專利,其中包括燈泡、錄音系統還有電池。在愛迪生還在研究他的電池,嘗試讓電池發電時,有一位記者來採訪他,詢問進展。這個記者表示,愛迪生在這個計劃上已經做了很長的時間,建議他可以把注意力轉到其他的發明上了,因為他已經失敗了一萬次。愛迪生回答說:「我還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出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愛迪生最著名的名言之一,就是「我從失敗中走向成功」。所以,沒錯,湯瑪斯.愛迪生在名人堂中占有一席之地確實是實至名歸。但是,在失敗名人堂中他也應該有顯赫的地位。成就最高的人往往也最常失敗,這並非巧合。

你在人生中可能犯的最大錯誤,
就是一直擔心自己會犯錯。

以上這段話出自阿爾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

我們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會對自己吹毛求疵,貶抑犯錯,而且對失敗避之唯恐不及。沒有人喜歡犯錯或失誤,但是不喜歡失敗和強烈害怕失敗,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如果我們不喜歡失敗,我們必然會採取預防措施,而且會加倍努力。而另一方面,強烈的恐懼則會使我們癱瘓,而且會阻礙我們去嘗試。我們為了這種癱瘓狀態所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高的。當我們甘冒風險放手一搏時,我們要承擔失敗的風險;但是當我們連試都沒有試一下,我們保證會失敗。此外,嘗試後失敗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一個墊腳石,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相反地,因為不曾嘗試而失敗,對我們來說,則是絆腳石,會讓我們更上一層樓的機會變得更渺茫。

如何克服對犯錯的恐懼?
解決的辦法是對於自己的不完美與更加寬容。自我同情與對他人富有同情心,同樣重要。當你能夠對自己更加寬容時,你的胸襟會更開闊,因此更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並且能在未來做出更好的決定。即使失敗很痛苦,即使偏離心中的那把尺可能很具有挑戰性,但它是這個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你能夠接納失敗而不是去批判不完美,寬容錯誤而不是指責缺陷時,你會發現更多的成功與快樂。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

我們要如何幫助我們的親人、同事或是其他人學習、成長,並且變得更具有反脆弱性呢?哈佛商學院的艾美.艾德蒙森(Amy Edmondson)的研究為我們介紹了心理安全感的概念。所謂的心理安全感,就是個人在組織或團體中感受到一種安全感,知道失敗是可以被接受的。例如,假設我是一個團隊的成員,我感受到如果我犯了錯,或是承認我不知道某些事物,在這裡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且感受到這裡是允許失敗的,不會有被排除在外的威脅,那麼這個團隊就是有心理安全感的團隊。大多數的組織並沒有給員工心理安全感,或是提供足夠的失敗機會。然而,那些確實做到這個部分的組織,將擁有最快樂且最有效率的員工。

Google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雇主之一,因此在那裡工作的人通常都是表現最出色的。然而,在Google內部,有些團隊的生產力和創新能力非常強,但有些團隊則不是那麼具有創新力。最近,Google進行了一些研究,來找出是什麼原因讓那些最佳團隊鶴立雞群—蒐集資料是Google很在行的。他們發現那些頂尖團隊的心理安全感比較高。這些團隊的成員知道他們是可以失敗的,也因此他們可以放手進行實驗和創新。

正如我們研究幸福學的重點,不在於鑽研如何到達最終的目的地,重要的是探究如何變得更幸福的過程,同樣地追求智識上的幸福,也不是為了確定最終答案,它的真正價值在於過程中的探索、發現與學習。才華洋溢的德國詩人萊納.瑪麗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告誡自己還有他的讀者,要關注的是問題而不是答案,要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在他的書《給青年詩人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Poet)中,里爾克寫道:

「對你心中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要有耐心,請試著去愛這些問題本身……現在就讓問題留在那兒。未來也許你會逐漸地,在沒有注意到它的情況下,在遙遠的某一天,遇到答案。」

所以,我要誠摯奉勸你:對於不確定性,請你耐心以對。請你勇敢提問,挖掘你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深入參與豐富的文本;選擇一兩本好書,沉浸其中。你可以一讀再讀,發揮你在深度學習方面的潛力,透過這樣的練習在其他領域取得成功與幸福。請你放下對完美的堅持,允許自己跌倒,只要重新站起來就好。

先學會如何失敗,不然你就學不會。此外,別無他法。


《更快樂的選擇》由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正向心理學教授塔爾.班夏哈所寫,他所開設的「正向心理學」與「領導心理學」曾獲得「最受歡迎課程」的第一與第三名,學生更以「改變了他們的一生」評論這兩門課,遠近馳名的他也曾到微軟、Google、Intel分享人生的快樂之道。就讓我們跟著作者的文字,邁向更快樂的途徑。從五個面向鍛鍊心神,每一天都比過去更完整、更有力量。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更快樂的選擇:哈佛史上最受歡迎的正向心理學,5個面向鍛造反脆弱韌性,建立心理復原力!》,塔爾.班夏哈 著

►延伸閱讀:從一月開始,實踐自己的快樂生活提案!
►延伸閱讀:《別想了,好好生活吧!》擺脫無限循環的過度思考,掌控自己的心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