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談的不是「她們」,而是「我們」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這本書談的不是「她們」,而是「我們」

這本書談的不是「她們」,而是「我們」

Photo by Manuel Cosentino on Unsplash

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則新聞,就發生在臺灣:一位智能障礙的24歲單親媽媽,從懷孕開始便因男友入獄而只能靠自己(其實是靠幾千元的身障補助,包含繳房租、水電費和大著肚子的生活費);小孩生下後,出獄的男友突然上門跟她辦了公證結婚,但莫名其妙地公證完便消失,已經兩個月了都不回不理,結婚登記卻影響了她的社福權益。

父逝、母癌,從小被重男輕女對待的她從國中起就離家,自力更生,毫無家庭後援;懷孕後沒了工作,生產後要照顧寶寶而無法工作,每個月領的身障補助和育兒津貼七千多元便是全部,扣掉房租水電和尿布奶粉錢,她只能吃空氣。然而,即使困苦至此,把小孩送養或交到安置機構,仍然絕對不是她的選項。

即使已知道《女性貧困》一書是日本NHK電視臺的記者,長期追蹤採訪陷入貧困女性而寫下的社會實況,即使書裡二十幾個從少女到少婦的女性實例,她們被貧困緊縛、如何奮力掙扎都逃脫不出的感受,仿若活生生浮現眼前……但內心總有種僥倖,那是日本啊。

然而有個統計數字:全世界的窮人中,近七成是女性。

好,不用看那麼大,但本文開頭所舉的寫實例子,便真真切切地,正在發生,就在臺灣,此時此刻。

***

「貧困」,不僅是沒有錢,更是指壓榨、漠視、孤立,以及教育、資訊等各項資源的匱乏。

她們身處社會底層,儘管奮力掙扎,仍難以脫困。

***

更驚悚的卻藏在這冷酷現實背後:「貧困的代間傳遞」

貧困出身的孩子大了要繼續念書,日本像臺灣一樣都有學貸。然而像書中二十四歲的小愛滿懷希望借學貸念完大學,很努力上進卻找不到正職工作,一邊兼差打工、一邊得還高額學債。她告訴記者,她一天只要一杯冰咖啡就能活下去。

而這項追蹤報導的誕生,是來自受訪的十九歲女孩。父亡、母病,下有兩個妹妹,哥哥已不堪重擔離家,她從國中起便成了「一家之主」。每天清晨不到五點出門,打工做早晚兩班,不僅養活自己,她還養全家。學校的活動從未參加過因為哪來的閒錢。但她不放棄念書,從函授高中畢業後要去念幼教專校,然而同樣地──借學貸。

記者問她有什麼理想,十九歲的孩子回答:「我哪裡還有什麼理想啊……硬要說有的話,就是不用再擔心餓肚子吧。」

還有更多國中就輟學離家,家人沒找她,與家裡斷了聯絡而獨自生活的女孩。小小少女們,靠什麼吃飯?想當然爾,援交賣身酒店,性產業竟取代家,成了「避風港」。她今年十六歲,國中時受父親性侵而離家,第一次援交是十三、四歲。此後她到處漂泊。記者是在徹夜營業、提供手機充電的咖啡館遇見她的,而這樣的漂流少女太多了,深夜裡拖著一個小小行李箱,小小身子四處漂泊無依……

十六歲的花樣年紀啊,問她有什麼夢想,她卻說「活到三十歲就知足了」──並且這句話,竟然是許多相似境遇少女的共同回答……

《女性貧困》一書裡,便是如此一個、一個又接一個的真實故事,讀著都能感受原應習慣了中立的記者們,內心受到多麼強烈的震動。你感覺心在滴淚,甚至可能像我書寫至此,難忍哽咽。

家庭的功能需要重建,社福支援需要政府有肩膀。但我們都屬於這個社會,所能做的第一步,我想就是在什麼都不明白地妄加評斷之前,先來看看這本書,先多來理解這樣的貧困現象。

社會是相通相連的,這本書談的不是「她們」,而是「我們」。

本文作者為 寶瓶文化編輯 丁慧瑋

​►延伸閱讀:我是媽媽,但我討厭自己的孩子
►延伸閱讀:那些診間裡的女人,是妳是我也是她
►相關書籍:寶瓶文化《女性貧困》,日本NHK特別採訪小組 著

開根好_女性貧困_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