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在逃避,我只是不想受傷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我不是在逃避,我只是不想受傷

我不是在逃避,我只是不想受傷

為什麼人要逃避?正在拖稿的我此時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明明知道必須把工作事項完成,但每當要開始動工時,腦內卻有個聲音告訴我:「先去打掃家裡吧,家裡有點髒了」、「先休息一下吧,等等再寫」,無數個念頭在阻撓我靜下心來完成工作,我一邊做著這些無關緊要的瑣事,一邊擔心自己未完成的工作該怎麼辦,就像一顆巨石壓在心中,卻又不願意主動去挪開它。
逃避,聽起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它讓我們進度落後,又使我們無法得到放鬆,似乎是拖垮人類進步的元凶。然而,我們之所以會出現逃避的念頭,是為了不要受到傷害,大腦所衍生出的一套自我防衛機制喔!

我們會想逃避某件事,正是因為它會帶給我們壓力,或是有不舒服的感覺,例如一直不想工作,可能是害怕自己無法完成滿意的報告,達不到我們對自己的期望,因此,為了避免碰上這樣的情況,我們便會選擇消極面對。這麼一來,若最後的結果不如預期,我們也能安慰自己:那是因為我這次沒有盡全力,下次我一定能做得更好。我們幫自己找尋無數次藉口,為的就是不願承認,其實是自己的能力還不足以應付這件事,不想承受這股羞恥感。為此,英國著名心理學家唐納德‧梅爾徹就替心理防衛機制下一個中肯的註解───「一切防衛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為了減緩痛苦,我們發展出十種消極並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這些機制在在都顯現出逃避並不會使痛苦消失,反而會因為我們過度壓抑或強迫自己接受而使痛苦更難以治癒,甚至會直接反映在生理上,例如焦慮、疲倦、易怒等等,這些情緒成為身體給我們的警訊,提醒我們,這個痛苦始終存在,必須去正視且解決它。

思考防衛:選擇性接收「真相」

以剛才提過的「逃避完成工作」為例,這即是十種消極防衛機制之一的「思考防衛」。多數情況下,思考對我們是有益的,它會促使我們進步與反省,在自我對話中得到啟發,但是,當我們遇到無法接受的情況時,會利用思考把事情合理化,讓我們選擇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真相,儘管那是大腦為了讓我們好過些所撒的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依賴合理化的生活,「船到橋頭自然直」,合理化能維持我們的自尊,並且讓我們覺得自己無需承擔責任,然而,我們內心其實都清楚明白,真實情況是因為害怕失敗,才選擇逃避努力。

壓抑防衛:你以為你好了,但其實還沒

還有一種逃避,則是你以為你已經接受或是釋懷,卻沒發現痛苦其實仍在內心深處尚未癒合。前些日子,因為演員吳朋奉的驟逝,我又重看一遍電影《父後七日》。劇情很單純,從頭到尾都在講女兒替父親辦後事的過程,而吳朋奉也憑藉著道士一角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在故事的最後,冷靜處理完喪事後的女兒在機場待機時,反射性的想替爸爸買條菸,才突然想起父親早已離世,忍不住在候機室崩潰痛哭。

「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有時我們將痛苦收拾得太好了,好到將它藏得太深太深,直至某次翻箱倒櫃地找尋回憶時,它冷不防掉出,我們驚愕地看著它久久不能自己,才驚覺自己其實都在壓抑痛苦。佛洛伊德認為,壓抑的本質就是在意識中避開某種東西,並和它保持距離,要發現自己在壓抑並不容易,在深入挖掘內心的傷痛時,我們會先有抗拒的反應,這是正常的,也是大腦啟動保護我們的機制,防止自己想起不愉快的記憶。但是,該嘗試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了,當你越是直視痛苦,你就越了解自己,雖然自我揭露的過程會有些不愉快,但看清楚傷口,你才知道哪種療傷方法是你所需要的,而在替自己包紮的過程中,你的內心也逐漸強大,有更多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

理想化:只要快樂與幻想

逃避的防衛機制還有很多,像是不願破壞自己想像中的情況所延伸出的「理想化」。許多人會瘋狂投入一段關係卻又快速抽離,正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的期望與理想加諸在對方身上,而一旦發現對方的表現不如他所預期的,對這段感情便會急速冷卻,轉而尋求下一段關係。這正是因為他們總將事情理想化,不願接受不太完美的事實,逃避每段感情中必定會有苦澀的部分,只想享受快樂。不過,對方不是同時也在忍受不完美的你嗎?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只存在於童話故事中,正因為人們能互相包容彼此的優缺點,我們才能看見他人多變的樣貌,這不也是一種樂趣嗎?

逃避是生物的本能,為了生存,我們會選擇讓自己好過些的防衛機制再正常不過,但逃的了一時,逃不了一世,如同暑假作業一樣,再怎麼不想面對,也總是要在假期最後一天將它一口氣寫完(但誰知道長大後我也還是維持這種模式呢?),越早直視痛苦,反而能越快與它共處。
逃避雖不可恥,但不一定有用,從今天開始試著練習面對痛苦吧,殺不死你的必使你更強大,別讓逃避成為你的第一選項。

►相關書籍:今周刊《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約瑟夫·布爾戈 著

今周刊-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