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甜又嫩的臺灣竹雞:斯文豪在福爾摩沙的奇幻冒險!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又甜又嫩的臺灣竹雞:斯文豪在福爾摩沙的奇幻冒險!

又甜又嫩的臺灣竹雞:斯文豪在福爾摩沙的奇幻冒險!

荷蘭人所繪製的臺灣。繪於1635年。

斯文豪如此形容臺灣竹雞的口感:「牠們的肉又甜又嫩。」
對琵鷺的肉則是用「非常美味。」
可見斯文豪對生物的好奇,不限於牠們的外表、習性,連對牠們嚐起來如何都躍躍欲試!

說來慚愧,在讀《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斯文豪這號人物。當時會想讀這本,主要是因為看了書介,覺得大概是講歷史的書,還算有點興趣。讀了之後才發現這本書沒有這麼簡單,它根本是本跨學科、跨領域的科普書籍,比我預期的還要有料!

大航海時代:登上世界舞臺的臺灣

這本書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講起。歐洲人因為對財富以及香料的渴望,加上不想被穆斯林壟斷東方的各種貨品,開始積極向海外探險。葡萄牙、西班牙兩國是海外探險的先驅,其他國家則後來居上,積極的想分杯羹,荷蘭人林斯豪頓還將葡、西兩國的航海資料寫成《東印度水路誌》公諸於世,氣得他們牙癢癢。就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某年某月某日,葡萄牙的船隊來到了中國沿海,看到幾座島嶼,並大喊"Ilha Formosa!"(美麗之島!)


紅色框框處為早期西方繪製地圖中的臺灣。推測是因為歐洲人從臺灣海峽經過,看到西岸的出海口而誤以為福爾摩沙是由幾個小島構成。繪於1627年。

究竟福爾摩沙到底是不是指臺灣,到現在還是個謎,當然也不是本書的重點。臺灣在這個時空背景下,成為世界的一員,開始出現在西方的航海圖上。在大航海時代開始後,歐洲人除了對財富的渴求之外,對於各種海外事物也產生濃厚的興趣,包含但不限於:土地、新奇生物、文化。許多人甚至是國家,開始收集起奇珍異獸,人類對生物也有著比以往更豐富的了解,並開始對新舊生物命名、分類。本書主角斯文豪,就是生活在這種時代氛圍之中。

斯文豪是誰?

斯文豪生於1836年英屬印度加爾各答的律師家庭,雖然家庭條件不錯,但在他9歲時雙親就過世了。雙親過世後,斯文豪回到英國讀書,並受國王學院推薦,參加了英國駐華外交人員考試,後被派往香港接受翻譯的訓練,以因應英國與清朝的各種交流日漸頻繁,而逐漸上升的翻譯人員需求。

斯文豪於1855年抵達廈門,擔任正式的英國駐華外交人員,1860年時調任臺灣擔任副領事。他本身就是個自然觀察愛好者,留下許多對臺灣生態觀察的第一手記錄,例如在某某地方看到某某鳥類,某某鳥類的一些特徵等等。他也會蒐集動物,不論死活,所以許多人會特別將動物賣給他或送給他,連小朋友也不例外。

從書中可以知道,現在有許多低海拔的臺灣鳥類都是斯文豪發現的。他會將動物標本寄回英國皇家學會,由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做確認和命名,藍腹鷴、臺灣藍鵲、綠繡眼即是其一二。斯文豪留下的這些紀錄,為後來研究臺灣生物學的人打下基礎,也讓我們能從中一窺臺灣在十九世紀時的生態環境,以及這幾兩個多世紀以來的環境變化。

跨領域的科普書籍

雖然我開頭說這本書是跨學科、跨領域的科普書籍,但有沒有發現我比較多提到的是歷史的部分?因為我本身是歷史專業,也曾經在歷史教科書業打滾,當然挑自己比較熟的部份去寫。那所謂的跨學科,到底跨了哪些?答案是除了歷史之外,這本書還涉及許多生物與地理的知識。

歷史的部分如上面所述,講述了大航海時代的背景、近現代東亞與西方列強的互動與交流,範圍涵蓋108課綱的歷史一到三冊。生物部分提到了許多物種的分類、命名方式、生態系統的分類等等。地理則提到海拔、環境變化等議題,這邊小的就不多做贅述以免多講多錯。

這本書將這三個學科巧妙結合,用簡單、好懂的文句說明,還配上全彩、栩栩如生的可愛插圖、精美照片。即使我本身並沒有很愛地理以及生物(尤其是地理,我社會三科裡面最爛的),也可以順順的把這本書讀完,而且也讓我更了解臺灣在斯文豪到來時臺灣的自然風貌。

書中的有趣小故事

除了比較正經的內容,裡面還提到一些很有趣的故事。如1704年,有一個叫撒馬納札(George Psalmanazar)的人,在英國出版了一個福爾摩沙誌,內容東拼西湊,說福爾摩沙人的祖先是日本人之類的云云。在歐洲引起一陣旋風,結果他到晚年承認他根本沒去過福爾摩沙,內容都是他瞎掰的。或是斯文豪除了紀錄他發現的鳥類之外,他還會「吃」牠們!

例如他就如此描述臺灣竹雞的口感:「牠們的肉又甜又嫩。」或是說琵鷺的肉非常美味等等。可見斯文豪對生物的好奇,不限於牠們的外表、習性,連對牠們嚐起來如何都躍躍欲試!

書中還有引用許多中國傳統史料對鳥類光怪陸離的描述,像是說伯勞鳥會吃掉母親,所以叫不孝鳥、白蟻聽到竹雞的啼叫聲會變成水、火雞能吃火炭……。相信就連斯文豪看到這些文字,大概也會長嘆一口氣,繼續他的生物研究吧XD

結論

受限於篇幅,沒辦法一一闡述這本書其他饒富趣味的內容。總之,我覺得這是本內容豐富有料的書。不只好讀好看,也可以讓我們對臺灣這塊土地更加了解,以及增加歷史、生物、地理的知識,幫助我們描繪出十九世紀的臺灣風貌。十分推薦給各年齡層的人,以及中學教師當作指定閱讀!書的最後還探討了鳥類減少的現況,或許也可以讓我們反思如何在現代土地開發,還有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以讓我們生活的土地能夠永續發展。

全文經 歷史迷因 授權轉載

►相關書籍:親子天下《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臺灣自然探索的驚奇旅程》,林大利 著
►延伸閱讀:從《家庭代工的滋味》談臺灣史與歷史記憶的保存
►延伸閱讀:8~80歲都能看懂的物種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