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家庭代工的婦女;來源:BBC中文網,若有侵權煩請告知下架
《家庭代工的滋味》一書,講述作者童年時住在永和新生地的經驗與趣聞,大部分篇章是與家庭代工有關的回憶。例如親自參與免洗筷「不太衛生」的包裝過程而暫時對免洗筷產生陰影、在便當盒上蓋印章蓋到手痛、眼睛痠而生無可戀,連工錢都不想領、穿項鍊穿老半天才發現被騙導致一毛錢都領不到等等。整本書的文字溫馨真摯,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其童年最真誠的情感流露。而這些文字不僅是作者的記憶,也隱藏著探尋臺灣歷史的線索。
家庭代工的經驗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應該是非常新鮮且從未體驗過,甚至會好奇,哪來這麼多家庭代工的機會?不過對民國5、6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讀起來可能會覺得又親切又熟悉,因為這可說是他們小時候的日常呢!那大家知道為什麼當時會有這麼多家庭代工的機會嗎?
從農業走向工業——民國50年代開始的產業轉型
民國50年代,當時政府為了避免外匯流出,且因應國家發展以及邁向工業化社會的目標,在美國的協助下積極發展輕工業,取代從國外進口的需求,是為進口替代時期。臺灣也在此時逐漸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能夠製造滿足內需的輕工業產品。
在國內市場漸趨飽和的情況下,就是要將製造的產品銷往國外了。恰巧美、日等國的勞力密集產業也開始向外尋求廉價的勞動力,為臺灣帶來大量的工作機會,政府也設置加工出口區,吸引外資來臺投資設廠,進入了出口擴張時期。在這個背景下,產生了大量家庭代工的機會,1972年,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也提倡「客廳即工廠」,鼓勵家庭代工,以擴大臺灣的外銷。雨傘、娃娃、聖誕飾品等不用大型機具,且仰賴大量人力進行組裝製造的產品,其零件進入到臺灣各個大小家庭之中,大部分由婦女帶著孩子在家中一起組裝完成。
「客廳即工廠」相關公文;來源:檔案支援教學網
高雄加工出口區台灣三美電器工廠女工(1968年拍攝);來源:李偉
本書作者的童年,即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下度過,家裡的大廳、門廊、庭院,就是一個個工廠,其代工的產品也一一銷往國際,要說每戶人家都是世界工廠,也未嘗不可。
大陳島居民與永和新生地
作者幼時居住的永和新生地,是當時永和鎮修築新店溪堤防時,將河川地圍入堤內,填土以後所形成的,用來安置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民。其中以來自大陳島的軍民人口比例最高,此處甚至設有「大陳新村」。讀者讀到大陳新村可能很好奇,怎麼會有專供大陳島軍民居住的社區?這群人跟其他撤退來臺的「外省人」有什麼不一樣嗎?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確定棄守中國大陸,雖然有大量軍民遷往臺澎金馬,但仍有許多軍隊駐紮在大陸沿岸的離島,如大陳島、海南島、一江山島等等。1950年韓戰爆發,中共的注意力暫時轉往朝鮮半島,沿岸的離島防守壓力相對較輕。而韓戰結束後,共軍的注意力重回東南沿海地帶。在地理位置的優勢下,共軍在1955年1月攻下一江山島,大陳島因此失去屏障,物資、補給及戰力維持不易,且《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大陳島亦不在美軍協防範圍中。幾經評估後,中華民國政府決定撤守大陳島,在美軍第七艦隊的幫助下,將大批島民撤至臺灣基隆港,並安置到全臺各地。
軍民登船準備撤離大陳島
由於大陳島軍民來得較晚,剩餘的空間有限,政府在從北到南的許多縣市設「大陳新村」,用來安置大陳島的軍民,並稱他們為「大陳義胞」,這就是大陳新村的由來。不過政府提供的住宅空間都很狹小,通常為4至8坪不等,所以出現許多違法加蓋的情形,也讓諸多住戶選擇遷出,呈現「景物依舊,人去樓空」的情形。
永和新生地的都更倒數,歷史記憶如何保存?
作者的童年隨著熟悉的鄰居一個個搬走而缺了愈來愈多塊,連她們家都在她國二時搬離。每每回到新生地,都讓她感受到這段回憶受到時光的摧殘,原本的家被改建了,接著又迎來都更的消息,這一塊見證國共內戰、臺灣產業轉型歷史的眷村,也即將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中。
不過,只要有人願意將這塊土地的歷史記錄下來,這些歷史就不會消失。這本書不只保存了作者的童年回憶,也保存了這段珍貴的歷史記憶。人們將透過作者的文字、插畫,永遠記得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事。
►相關書籍:蔚藍文化《家庭代工的滋味》,鄭淑芬 著
►延伸閱讀:所有過去的,都是現在的記憶: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
►延伸閱讀:你所不知道的島嶼史───什麼,清朝就有屈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