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過去的,都是現在的記憶: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所有過去的,都是現在的記憶: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

所有過去的,都是現在的記憶: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

攝影師: Iñaki del Olmo ;來源:Unsplash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所有能令你開拓眼界、耳目一新的事物
也都是一種未來式

人們的懷舊情緒始終是一個謎。

英語中的「懷舊」(Nostalgia),意旨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從來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然而,對於戰後六、七年級生如我輩這一代台灣人而言,所謂「懷舊」,實際上反倒更像是一種想要逃,逃離當下這個社會的某種投射情緒和心理狀態,並在探尋和形塑過去歷史傳統的過程當中,自我建構出對於腳下這塊土地的身份認同與文化價值。

嗜戀舊書的讀者都知道,人與書之間有些東西是回不來的:錯過的書緣、陪伴的時間、題簽的贈書、內頁的劃記、紙面的摺痕。就像你我都明白,逝去的時間永遠是無法重來的,這也加深了人們對過去美好年代的一種嚮往。

私以為,所有舊書都是神祕的,承載了時間鐫刻與人為使用的痕跡,並且具有不完整和混亂的性質,就像人的心靈一樣。恰如數百年來的時光堆疊,將地小人稠的台灣融合交織出獨特豐富的島嶼文化。

對於專職寫作者如我而言,每一本書的完成,委實無異於一場精心籌劃、且能引導思考的藝術策展。

 

二○二一年五月在師大美術館舉辦「啟蒙」特展中展出鹽月桃甫擔綱裝幀設計的《翔風》校刊。(作者自攝)

《翔風》遨遊的鹽月桃甫

2021年是日治時期畫家鹽月桃甫來台一百周年。鹽月同鄉的晚輩費時三年奔走台日之間,在當年吸引了不少關心台灣文化的日本民眾到場觀看。

過去曾被立石鐵臣形容為「最孤獨的藝術家」。本名永野善吉的鹽月桃甫終其一生熱愛台灣在地風土文化。

鹽月桃甫在二十三歲(1909)考進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圖畫師範科,並在三十五歲毅然辭去四國地區高等學校的服務工作,攜家帶眷遷居來台,分別於台北高等學校(今臺灣師範大學)及台北第一中學校(今建國中學)擔任美術教師。

直到二戰結束被遣返回日本之前,他在台灣度過了二十五個年頭(1921-1946)。早年曾為鹽月桃甫任教台北高校時期的學生、醫師畫家許武勇回憶:「(先生的寓所)從玄關到後門,滿滿陳列著原住民的衣服、衣飾、雕刻……平常日本人老師宿舍的起居間,都設置一、兩件日本藝術品誇示著;但鹽月寓所裡卻完全沒有日本趣味的東西,好像進入一家台灣民俗博物館。」

據悉,台北高等學校向來以自由主義思想出名,校內包含黃得時、辜振甫、張有忠、王育德、賴永祥……等多位台籍學生,皆經常在《翔風》發表研究論文、小說、隨筆、短歌、俳句、漢詩、遊記等各類作品。

《翔風》自一九二六年三月創刊到一九四五年七月停刊,共發行二十六期,其中有十六期封面出自鹽月桃甫之手。就在鹽月以畫筆勾勒《翔風》的校刊封面上,隨處可見其靈動鮮活的即興手法來描繪台灣原住民的風俗百態,令觀者彷彿感覺到了畫面中的生命流動。

齊聲同唱思想起

提及吾輩這一代人(戰後六、七年級生)的懷舊意識,與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長輩相較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的懷舊情緒多是從現存的歷史物件(比如舊書文獻、老照片)而不是由過去的實際生活經驗中得來。

換言之,在吾人心中的懷舊,並非真正重回自身經歷的舊時記憶,而是藉由老舊物件的媒介穿越時空,透過自我想像、追尋前人的青春歲月,乃至親近以往的歷史教育當中並不熟悉、也未曾見聞的另一種事物。

綜觀這島嶼的歷史彷如一座舞台,島上各個時代的人們始終不斷來來去去,此間興起的文化美學流行風潮,乃至出版書物的閱讀型態也總是不停地輪迴變換。

倘若時間是一條河,人並不是一味往前看就能有進步的,偶爾也要向後看。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需回頭重新看待自身的歷史,並試圖探尋蘊藏其中形塑台灣地方風土特質的文化基因。

諸如過去的「民歌採集運動」、「鄉土文化運動」、「重建台灣美術史/音樂史計畫」;這些計畫、運動和風潮中的人們,幾乎無一不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青春浪漫氣息。這當然不是說他們還很年輕,或是很懂得談情說愛,而是指從其行事風格和作品裡所流露出的一種人格特質──對土地、對人、對社會的關懷與疼惜,這些無疑也都是一種浪漫。

延伸思考

本文摘自蔚藍文化《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