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島嶼史───什麼,清朝就有屈臣氏!?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你所不知道的島嶼史───什麼,清朝就有屈臣氏!?

你所不知道的島嶼史───什麼,清朝就有屈臣氏!?

(圖片來源:屈臣氏集團)

臺灣人也許是全世界對日本這個國家感受最為複雜的一群人了。無論傾向親近或排斥,從台語裡的辭彙、日常生活習慣、建築、公共衛生制度等;都無法否定在這裡處處可見日本時代留下的印記。好比,在日治時期藥品審核規定變得嚴格後,因全數通過檢驗,得以在臺灣大發利市的屈臣氏。

屈臣氏早在清代道光年間就創立,總行位於香港,各地設有分行。屈臣氏專門販售歐美大藥廠的藥品,被視為臺灣外來藥的始祖。

臺灣外來藥的鼻祖

一開始,屈臣氏販售的藥品相當靈驗,又適合華人體質,在上海頗有名聲。日治前,臺灣就已經在大稻埕一帶設置了分售處,生意相當興隆。日治之後,藥品審核規定變得嚴格,通過認可的申請案不到一半,但屈臣氏所賣的藥品則全數通過。為了確保自身權利,屈臣氏不久遂註冊了商標。由於知名度大,該店商標遭冒用的事層出不窮。

全臺的屈臣氏是由臺中實業家李俊啟全權負責經營,他趁著臺中舉行「共進會」的好時機,擴張銷路,開設臺中分店,並和臺北總店北中呼應。之後,香港總行派了經理齊塔藍到臺灣來處理商標問題,採取的方式是售予臺灣的總代理權給指定商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神農氏大藥房。這間藥房由巫世傳所設立,地點位於大稻埕市場前。由於巫世傳相當精通西藥,專賣香港進口的藥品,廣受消費者喜愛。

巫世傳曾在1931年9月,和三峽的陳江浦、臺中莊銘翰及謝金元四人,花了兩個禮拜在香港及廣東視察業務。此後,神農氏大藥房的事業版圖擴展得很快,幾年不到就已經將藥品來源延伸到上海及日本關西一帶藥物聚集的都市,如京都、大阪及神戶。

神農氏大藥房代理販售歐美日本各大藥廠的西藥,打響名號後引起許多商人的眼紅,紛紛開啟類似藥房。但由於香港屈臣氏的名氣過於響亮,日治時期的臺灣不時出現「山寨版屈臣氏」。臺北之外,臺南本町也開有名稱「屈臣氏藥房」的商家,店主李俊黨為此還特地到香港向英國京司公司取得魚甘油專賣權。

香港總店的提告

1934年,香港屈臣氏本店向法院提出告訴,控告臺灣屈臣氏大藥房李俊啟擅自使用該公司商標,最後東京大審院判決原告香港總店勝訴,李俊啟還為此偽造私文書,遭臺北地方法院檢查局拘留。

官司塵埃落定後,香港屈臣氏馬上對外強力放送,只有臺北神農氏大藥房才是唯一具有正字標記的專門代理店,報紙也開始刊出神農氏大藥房的樓房、招牌及其老闆的巫世傳的照片,這樣還不夠,另有斗大標題寫著「香港屈臣氏會社總代理店:臺北神農氏大藥房」,還畫上屈臣氏商標,就是要民眾認清楚,此商標左邊是龍,右邊是一匹長著尖角的馬,中間夾一座中國寶塔,似乎象徵中西兼並。 

此後,臺灣的屈臣氏「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本文摘自蔚藍文化《島嶼浮世繪:日治時期的大眾生活》

►相關書籍:蔚藍文化《島嶼浮世繪》,蔣竹山 著

開根好_島嶼浮世繪_蔣竹山_蔚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