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有三寶:掙錢、賺錢與值錢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賺錢」有三寶:掙錢、賺錢與值錢

「賺錢」有三寶:掙錢、賺錢與值錢

如果想獲得財富,我們可以選擇哪些方法?
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賺錢」、「投資」。這兩個答案都沒錯,但在《別人怎麼賺錢是你不懂的》裡提到了另一種被許多人忽略的方法—值錢。要說「值錢」是一種方法好像也不是,它比較像是一種觀念。值錢—你得成為一個值錢的人,因為一個值錢的人會吸引周圍的人主動給你投資機會,那你就會賺錢!

看到這段時納悶了一下,這不就是投資自己的意思嗎?沒錯,從理財投資角度來看,其實這就是書中所說的「值錢」—所謂「值錢」,就是讓錢來找你

 

一個有內在吸引力的人,會自動吸引財富。                                                    —P.180

這個世界非常奇怪,有些人終其一生苦苦追逐金錢而不得,但金錢卻會追著另一些人跑。那些被錢追的人,作者將其稱為「值錢」的人。那麼,值錢是什麼意思?值錢有兩個含義:

  1. 值得別人給你錢,這是一個人的能力問題。
  2. 值得擁有錢,在心理學上叫做「配得感」,這關乎一個人的內在。

那錢究竟會主動找什麼樣的人?錢,有一種流動規律—錢會往「能讓錢增值」的人那裡流動。

把錢交給「值錢的人」

這個規律與經濟學裡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即大者恆大)有關,它源於《聖經》裡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有事要出遠門,在出門之前,他把家裡的三個僕人分別找來,給了每人十兩銀子,讓他們妥善保管,然後就外出了。第一個僕人感到主人給予自己莫大的信任,他覺得一定要把這些錢保存好,不然就是愧對主人。於是,他在床底下挖了個洞,把這十兩銀子埋在床底下。

第二個僕人也覺得主人對他這麼信任,一定不能愧對主人,於是他把錢存進了錢莊,希望主人回來的時候能讓這十兩銀子增值。第三個僕人同樣覺得不能愧對主人,於是他拿著這些錢去做生意。等主人回來的時候,他已經把本錢翻了一番,原來的十兩銀子變成了二十兩。

一段時間之後,主人回家了。第一個僕人忠心耿耿地從床底下把錢挖了出來,原封不動地交給主人。第二個僕人也拿出了他從錢莊取出來的錢,還有一兩銀子的利息。第三個僕人也把原來的十兩銀子,還有他做買賣賺來的十兩銀子一起交給主人。這個主人看了看三名僕人,指著第三個僕人,對第一個僕人和第二個僕人說:「把你們的錢都交給他吧!」

故事裡的主人之所以把所有錢都交給地三個僕人,是因為他能讓資產增值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主人」就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即隱形的財富分配者。所以,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錢,你必須擁有讓錢生錢的能力。只有擁有這種能力的時候,才會成為一個「值錢」的人。

如果你想吸引更多人的錢,你需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投資人,你會投資給自己嗎?」值得別人投資的人,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 他要有讓錢生錢的能力。
  2. ​​他能讓錢生錢的速度比周圍的人更快。

如果你沒有這兩方面的能力,那投資人一定會把錢交給其他人,只有這樣子,他的回報率才會更高。如果你具備以上兩個條件,相信很多人都會追著把錢交給你打理。但如果不具備,你打算如何讓自己擁有這樣的能力?

首先,要建立投資的意識。想一想:在過去的十年,你有為自己的未來預留「財富的種子」嗎?財富可以像糧食一樣被用掉,也可以被用來作為種子。把今年的收成留下一部分,當成未來財富的種子,這樣你才可以得到生生不息的資本。

其次,要不斷學習「讓錢生錢」的能力。你可以先留意身邊的那些有錢人,看看他們是如何讓錢生錢的。只要你願意學習,就可以向各式各樣的人學習,並與他們保持聯繫,一定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專業的投資知識。

要成為值錢的人,必須先找到自己值錢的特質

問問自己,你最「值錢」的特質是什麼?
發掘自己最擅長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如果我們放棄了自己最擅長的,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不僅會事倍功半,也許還會讓你痛不欲生—一旦方向錯了,你越努力,離目標反而會越遠。工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只是謀生的手段,更是人生的一部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工作占據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如果我們從工作中指感到厭倦、焦慮和失望,那人生的三分之一時間就被白白浪費了。

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受到無價值、無動力,或者總是提不起熱情投入其中,那麼我建議你不妨及時止損,選擇自己喜愛的新工作,或者充分認識自己的興趣、才華後,重新擇業。

你怎麼選擇走哪條路呢?
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事業發展方向?對此,一般人會考慮以下兩點:

  1. 能力
  2. 興趣

如果一個人從事那些遠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就會感受到壓力。相反地,從事一些遠低於自己能力的事情時又會感到無聊。只有做剛好與自己能力匹配的事情時,才會獲得成就感,才會從中找到樂趣。

長板理論:發揮你的天賦

管理學裡有個理論叫「木桶理論」(又稱為「短板理論」),意思是一個木桶的容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子。這個理論誤導了許多人,包括我們的父母。好比,以往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通常只會想彌補孩子的「短板」。但就在我們把精力花在補短板的時候,我們的長板就會失去優勢。

工作之後,沒有人考核你的總分,社會只會看你最擅長什麼。如果你依舊花費大量精力彌補自己的短板,卻不注重發掘自己的長板(即優勢),那你就可能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實際上,木桶理論非常適合組織管理,因為組織可以互補。一個團隊總體的戰鬥力取決於其最短的那塊木板,領導者只有找到一些長板來彌補這片短板,這樣團隊才會有戰鬥力。個體的精力和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個體更適合「長板理論」。只要把一個人的強項發揮得淋漓盡致,任何一個人都會有成就感。

著名人力資源專家羅傑·安德生透過大量的職業研究發現: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選擇的職業剛好與其天賦相符;相反地,那些在職場上失敗的人,並不是因為能力有問題,而是因為他們選擇的工作,恰好是他的短板。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也都會在某些事物或者領域中具備很強的潛力—這可以使人在具備同樣經驗、甚至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以高於其他人的速度快速成長。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只有從天賦入手,他才會非常容易地找到自己的興奮點,因為這是他的天賦所在,而在這個領域,他能輕易地超越他人,當然可以獲得成就感。這時你會神奇地發現,天賦、興趣與能力,三者居然能夠和諧地達到統一。

找到自己的天賦吧!那就是你讓自己「值錢」的那個點。

本文節錄自《別人怎麼賺錢,是你不會的》

►延伸閱讀:「誰為這件事付錢?」 在日常之中思考得像個經濟學家
►相關書籍:寶瓶文化《別人怎麼賺錢,是你不會的》,叢非從 著

開根好_寶瓶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