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被騙?》別讓專注、預測、效率成為決策的絆腳石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為什麼我們會被騙?》別讓專注、預測、效率成為決策的絆腳石

《為什麼我們會被騙?》別讓專注、預測、效率成為決策的絆腳石

拼圖是從哪裡開始、哪裡結束?
Resourc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網路上有陣子瘋傳MBTI人格測試、測你的敏感屬性等網站,在很開心更了解自己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其實自己已經掉下留個資的陷阱?「人人偶爾都會被騙」,由於騙取的東西未必是財富,即便是專家也會不知不覺落入騙局,本書作者撰寫的面向,與以往探討被害者人格特質的角度不同,是透過大量舉例及心理學專業分析,告訴你「本能的優點」能載舟亦能覆舟,一起看看以下例子,自己到底中了幾招?

專注就是掉下陷阱的第一步

本書首先說起人類有所謂的「真相偏誤」,因為若是不相信大多數人說的是真話,就無法共同生活在群體中,甚至連簡單對話都無法進行,也因為如此大多時候他人說的都是真話,然而太信任他人卻又會惹禍上身。

「專注」應該是被認為良好的性格,作者卻說這是被詐騙的主因,其以魔術師變「紙牌讀心術」為例,魔術師先丟出梅花J、菱形K、愛心Q等六張不同花色的JQK紙牌,請觀眾選擇其中一張,然而當魔術師收回紙牌後再次攤開五張紙牌,告訴你心中所選擇的那張牌消失了,觀眾通常會覺得「magic!」,緣由就是利用你的「專注力」,一心只在意自己選擇紙牌的觀眾,根本沒注意到其他五張花色的紙牌全都更換成魚目混珠的黑桃J、愛心K、菱形Q等。


via GIPHY

看完本書後,因為周遭有魔術社的朋友,想躍躍欲試拆穿他們的手法,想著透過專注每張紙牌或分散專注力,也許就能破解魔術,但事實證明自己非常不得要領,除了相同的魔術手法外,其餘還是被騙得團團轉。

當事情符合預測反而更加危險
由於人會依據自身經驗「預測」接下來發生的事,就如同打棒球必須先預測球路並做出反應才能擊中,原本幫助我們判斷的「預測」也成了絆腳石,因為往往在符合自身預測經驗後,就不會去質疑後續的行動。

作者以美式足球比賽為例,舉出中鋒在發球時,都會將球從兩腿之間傳給四分衛,四分衛會先退後兩步,再採取行動,雖然這種發球方式不是強制規定,但幾乎所有隊伍都會採取相同作法,且已深化在每個球員心中預期開球就是如此,然而在某一場比賽,中鋒改變作法,其將球高舉過肩後才拋給四分衛,敵隊完全沒發現比賽早已開始而被意外得分。


Getty Image

詐欺者就是利用先符合受騙者的原先預期,一步步勾你上當降低防衛心,所以當預測越符合自己期待時,反而更應該確認越多。想起網站上常常設有「記住我的密碼」的功能,這就是網站預設該使用者之身分,駭客則利用此漏洞竊取相關資訊,所以「零信任安全機制」才漸漸推行,就是避免預設信任任何使用者,直到完全經過檢驗後,才得以獲得身分放行。

任何信念都要再三確認

相信一種觀念,對世界的看法就會改變,當你信任一個人或一個組織時,就會認為他們說的是實話,不會細查說法。作者以龐氏騙局、熟人詐騙為例,讓我不禁想起工作上的案例:有些警察臨檢時,只是單純看面相,在毫無「合理懷疑」的情況下,要求他人翻開車箱,而民眾則因這是警察要求,相信權威不會再確認其說法是否合理,就配合開車箱,提交身分證。當然,配合警察臨檢,對於有些人而言可能無傷大雅(其實有侵害人民的自由、隱私等權利之疑慮),但嚴重一點若假借政府機關之名,要求繳交水電費、稅捐等,造成財產上的損害或是破壞人民對政府機關之信任時就不一樣了。

再加上一種信念若強烈到不覺得需要質疑時,即便出現觀念相左的證據也會置之不理,例如:有民眾崇拜某些信仰,在疫情期間想增加抵抗力,採信偏方喝符水中毒,甚至衍生異教團體集體自殺等,這些都是「信念」帶來的偏誤,但作者也解釋,人其實是有能力發現瑕疵,但前提是「別人」的瑕疵,若是自身的會較難察覺,故不知不覺中產生的信念最為危險,能大幅降低有效決策的能力,此時即須隨時注意這個信念是否帶您走向極端或荒謬的結論。

有效率未必是件好事

接著,作者發現在做決定時,人們通常偏好盡量簡化尋求資訊的過程,喜歡快速行動。即便是藝術專家也會將贗品誤為真跡的時候,因為贗品會讓作品整體構圖看起來、感覺起來符合專家所認定的形態,若僅是初看作品往往無法分辨真跡,主要能拆穿是否為贗品,則是仰賴仔細分析其成分。

再者,縱然有提供完整的資訊,消費者也會因效率而做出錯誤判斷,像是公司發行無條件擔保債券時,投資人往往不會去檢查說明書上每一頁的文字,就不會注意到倒數幾頁有註明擔保失效的情形。

想想自己在消費時,有些店家也會善用大字報寫「一律99元『起』」,但「起」字往往小到難以注意,直到付錢時才知悉原來是399元,為避免引來消費爭議,消保法雖設有禁止企業利用字體、印刷方式,使消費者難以注意或辨識重要資訊等規定,但單僅靠法律規範,也無法防免每個交易型態,還是有賴於消費者本身多問一些問題,才能確保自己不會受騙。

結語

騙局不斷變化,誰都難免會被騙,縝密的騙局會鎖定某個群體,等待受害者自己現身。像是原以為宣導詐騙手法會使詐騙率降低,卻反而對騙子越有利,因為上當者就是自動為其選出「最好騙的人」,以避免浪費時間。

是不是顛覆了自己的想像,本書作者文筆流暢、內容豐富,從政治人物選舉手法、金融騙局、科學研究報告、競賽選手作弊等案例,觀察人們受騙的原因,了解騙子如何利用習慣布置陷阱,並且提供相關建議以降低「受騙機率」。

然而,絕大多數人類日常互動都是直截了當,處處懷疑反而不利生活,只是當你試著想想少了什麼,多問一些問題,就能進而避免被騙,亦應避免過高一致性或過於精確的資訊,因為機率不可能每次硬幣恰巧擲100次中50次都是人頭,過高一致性難免有詐,而越精確的事物,則需要有更多資料來統計分析,當你發現基礎資料不充分時,其所得到的結果就未必真實。

想想最近去買電腦桌椅時,老闆哭喊著賺到的利潤不過300元,結果意外向老闆娘殺價時卻可殺下500元,還好一開始沒心軟買單,險些就被騙了。
 

全文經 Tinley,林庭葦律師 授權轉載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為什麼我們會被騙?破解金錢騙局、假新聞、政治謊言背後的詐騙機制》﹒丹尼爾.西蒙斯/ 克里斯.查布利斯 著
►延伸閱讀:偽科學檢驗站(下):太空人維他命,不會停止的賺錢故事
►延伸閱讀:「少年車手」世代的誕生:詐欺集團裡,一具具殘破屍體堆疊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