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一種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能力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心智化,一種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能力

心智化,一種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能力

 

連續二個多月瘋狂趕稿,出清後狂睡三天,再回到辦公室時接到《心智化》網路書店邀稿,一陣錯愕。這部大堆頭的理論書該怎麼跟讀者引介?

綜整分析?不,幾百字不夠……情感面呢?做完這本書的感受是什麼?腦中霎時浮現的圖像,竟酷似孟克的《吶喊》,如音波震動般的話語從小編耳中擴散出來:「有救)有救))有救)))有救))))…」

這個吶喊,是快樂的。

為什麼這麼說?傳統觀點認為,深度心理治療,包括治療頻率最為密集、耗時最久的精神分析,對於個案的基本要求都是所謂的「高功能」人格。也就是說,在非急性發作狀態和日常情境下,能夠操持諸如工作、家務、有意義的人際和語言溝通等任務。因此難治型的個案諸如自閉症、思覺失調症、邊緣型人格障礙症、自戀型人格障礙症等被認為無法做自由聯想、不適合採用探索型心理治療的病患,在這群堪稱「熱血」的作家治療師眼中,運用心智化理論和經調校過的治療技巧,仍然是很有希望能改善和緩解的。

這樣的觀點,和已十數年雄霸心理學和精神醫學主流的遺傳基因學和先天論者的概念背道而馳。

本書的作者們認為,固然每人天生被賦予的基因和性格特質,某種程度上已「預鑄」出了個人心智藍圖,但所謂的自我概念、內心現實和真實世界的區別、理解和同理他人的能力,卻是需要經過漫長的學習才能「長」出來的,而「開竅」的關鍵鈕,在於與原初照顧者(一般是爸媽)的依附關係和情緒互動。也就是說基因固然重要,但沒有環境的啟動和加持,想要長好長滿,依舊免談。

有了以上的理解,反推回來,我們也可以說,本書在層疊的理論架構下,所傳遞出的一個重要隱性訊息,其實是一種對人性的「希望」。倘若在成長過程中沒遇到適合的環境,導致心理發展停滯,或是往不好的方向蔓延,既便成年了,還是可以在專業人員的幫忙下,稍稍「矯正」或是「重新長出來」。雖然成效因人而異,也不見得能根治,但若能因此讓個案心理的糾結稍解、生活品質獲得提升,甚至對周遭的人們有更多的容忍和體恤,或是觸類旁通用在教養下一代和理解自己身上,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走筆至此,想起近日無意間看到的一則新聞:一位惡名昭彰的非洲烏干達游擊隊叛軍領袖,被俘後接受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審判,被判25年刑期。比對他被控的數十項令人髮指的戰爭罪行,法官解釋輕判的理由是被告九歲就被擄去做童兵,父母被殺,許多殘忍的行為是在極度艱困的環境中為了存活而犯下或習得,情非得已,因此希望能讓他還有重生的機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心智發展的漫長階段中,一個階段的覆逆會導致發展停滯甚至走向人性悲劇……世界上有多少個心智化發展危機,就會有相應的不幸尾隨。而我們每一個人,不論直接間接,有無關聯,都將蒙受其害。

本文作者為心靈工坊編輯 裘小編

►延伸閱讀:「悲傷,是我們為敢愛所付出的代價。」—《死亡與生命手記》
►相關書籍:心靈工坊《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彼得·馮納吉、喬治·葛瑞蓋、艾略特·朱里斯特、瑪莉·漢普沃斯

開根好_心智化_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