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大唐》:胡人與來自西域的寶物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煙火大唐》:胡人與來自西域的寶物

《煙火大唐》:胡人與來自西域的寶物

攝影:rc.xyz NFT gallery;來源:Unsplash

在唐人心目中,波斯人善經商,尤其精於識寶,往往不惜重金以求寶,最終均會得手,而且雖然老病垂死,也要把寶物留給後人。他們藏匿寶物的方式相當詭異和殘忍,通常是用刀子割開胳膊或者肚皮,把寶物放進去儲藏或者溫養。

唐人皇甫氏所撰志怪小說《原化記》中,講了一則「鬻餅胡」的故事。

不起眼的珠子

某舉人住在京城長安,鄰居中有一個賣餅的胡人。胡人無妻。數年以後,胡人忽然病了。舉人常去看他,並送些熱水、草藥給他。但是他一直沒好。臨終時,胡人告訴舉人說:「我在本國的時候很有錢,因為戰亂就逃到這裡來。本來和一個同鄉約定一起來的,他到現在還沒到,所以我只能等在這裡,不能到別處去。遇到您這樣體恤我,我沒有什麼報答您,我的左胳膊皮下有顆珠子,珍惜了多年,如今死去,也就用不著了,就送給您吧!我死後,請把我埋葬。您得此珠,也沒什麼用,此地人也沒有識貨的,如果聽說有胡人到此,您就拿著珠子去找他,應該能賣個好價錢。」舉人同意了。胡人死後,舉人剖開他的左胳膊,果然取出一顆珍珠。珍珠大如彈丸,不怎麼有光澤。舉人把胡人埋葬之後,把珠子拿出去賣,乏人問津。

三年之後,忽聽新近有胡人到來,舉人前去賣珠。那胡人見到珠子,大吃一驚說:「您是怎麼得到這寶珠的?這不是此處能有的,是從哪兒弄來的?」舉人將實情相告。胡人流淚說道:「那個人是我的同鄉啊!我們本來約定同來尋這寶物,但是我在海上遇上大風,流轉好幾個國家,所以延誤了五六年。到此之後,剛要追尋,不料他已故去。」於是胡人提出了買珠的要求。舉人見珠子不太名貴,只要了五十萬。胡人依價付錢。舉人問他此珠有何用。胡人說:「漢人有一種法術,把珠子拿到海上去,用油一石,煎二斗,它就變成一把曲刀。拿著這把曲刀下海,身上不濕,龍神害怕,可以獲取珍珠。」

唐人戴孚所撰《廣異記》卷七則記載,近世有一個波斯胡人,來到扶風的客棧,見主人門外擱了一塊方形大石,就對石頭觀望了好幾天。主人問其原因。胡人說:「我要用石頭擣衣。」於是他出兩千錢求買,主人很高興,立刻一手拿錢,一手交貨。胡人把石頭運出來,當眾剖得徑寸珠一枚。他以刀破臂腋,把寶珠藏在胳肢窩內,便回母國。隨船泛海,行十餘日,船忽然快要沉了。船長知道是海神求寶,問遍了船中人也沒找到,無寶送給海神,就想把胡人扔下海。胡人害怕,只好剖腋取珠。船長念咒:「若求此珠,當有所領。」海神便伸出一手,甚大多毛,捧珠而去。

武則天時,西蕃某國獻給她毗婁博義天王的下頷骨和辟支佛的舌頭,還有青泥珠一枚。武則天把下頷骨和舌頭懸掛起來,讓百姓瞻仰。下頷骨很大,像一把小交椅;舌頭是青色的,大如牛舌頭;珠子像拇指那麼大,微微發青。武則天不知青泥珠的珍貴,把它送給西明寺的和尚了。和尚把這顆珠子裝在金剛的腦門兒上。後來和尚講經,有一個前來聽講的胡人見了這顆珠子,就兩眼死盯著,目不轉睛。十幾天裡,他總在珠下凝視,心並不用在聽講上。和尚心裡明白,於是向胡人道:「施主想要買這顆寶珠嗎?」胡人說:「如果一定能賣,我保證出重價。」和尚最初的要價是一千貫,漸漸漲到一萬貫,胡人全都答允。於是定到十萬貫,成交。

胡人買到此珠之後,剖開腿上的肉,把珠子納入其中,然後回國。和尚不久就把此事向武則天稟奏了。武則天下令尋找這個胡人。幾天之後,使者找到了那胡人,詢問寶珠在什麼地方,他說已經把寶珠吞到肚子裡了。使者要剖開他的肚子檢驗,他沒辦法,只好從腿肉中取出寶珠來。武則天召見那胡人,問道:「你花重價買這珠子,要用它幹什麼呢?」胡人說:「西蕃某國有個青泥泊,泊中有許多珍珠寶貝。但是淤泥很深,無法將珍寶弄上來。如果把這顆青泥珠投到泊中,淤泥就會變成水,那些寶貝便可以得到了。」於是武則天拿青泥珠當寶貝。直到唐玄宗時,這珠還在。

東方版阿拉丁神燈

同樣地,在《廣異記》中還記載了波斯人識寶的故事。乾元中期,國家因為出兵收復長安、洛陽,軍情吃緊,糧餉不足。監察御史康雲間是江淮度支使,他對江淮一帶的商旅百姓提出了加稅五分之一的要求,以補充當時急用。洪州是江淮之間的大城市,康雲間讓錄事參軍李惟燕掌管洪州之事。有一個和尚,自願捐輸一百萬,並從腋下掏出一隻小瓶來,瓶子有拳頭般大小。問他瓶裡裝的是什麼,他神祕兮兮不肯吐實。

李惟燕因為要用這收入供給許多人,不能不接受他認捐,就裝作吃驚地說:「大師是如何得到這東西的?一定要賣它,可不能違背價格呀!」有一個波斯胡人見了就照價買下小瓶,然後離開了。胡人來到揚州。長史鄧景山知道這件事,就問那胡人。胡人說:「瓶中是紫䍪羯。人得了它,就能受到鬼神的保護,入火不燒,涉水不溺。這是一種無價之寶,不是明珠珍寶比得上的。」這或許是《阿拉丁》的中國版本。後來,那胡人又被官方加稅一萬貫。胡人樂捐了大筆錢財,並不在乎,寧可納獻換來人身安全,保有寶物。其實瓶中裝的是十二顆珍珠。

不只是珠寶

除了珠寶、「紫䍪羯」之外,胡商經營的寶物還有「銅碗」、「寶骨」、「冰蠶絲錦」、「玉清宮三寶」、「輕繪」、「消面蟲」、「琉璃珠」、「象牙」、「碧頗黎鏡」、「郎巾」、「寶劍」、「寶鏡」、「流華寶爵」、「銷魚精」、「龜寶」、「龍食」、「九天液金」、「寶母」等,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圓形無孔的波斯銀幣亦因製作精美而備受唐人喜愛,這種銀幣的正反兩面都有花紋,正面為國王的半身像。波斯薩珊王朝時,每一任新王登基,就要為他另鑄新幣。所以,從這些銀幣上可以看出各王的冠冕及其特徵。王像旁有用缽羅婆文(Pahlavi)書寫的古波斯銘文。銘文的周圍,環繞有細小聯珠組成的圓圈。在聯珠圈外還有四個新月抱星圖案,分布於上下左右。銀幣背面的圖案是古波斯的國教—祆教的祭壇,壇上有熊熊火焰。祭壇兩旁為缽羅婆文書寫的「某王之火」銘文,另外還各鑄有一個站立人像,或是祭司,或是國王。

「波斯胡」帶來唐朝的,除了珠寶和奇珍,還有一種叫「末利」的花朵,這種雪白、清香的花朵一到中國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稱它為茉莉。十四世紀波斯抒情詩人哈菲茲(Hāfez,Shams al-Din Muhammad)的詩歌中,「茉莉」一詞頻頻出現,比如「因羞於與你的嬌顏媲美,茉莉借風之手用塵遮掩嘴」。


菠菜(上圖左)、茉莉(上圖右);來源:大旗出版《煙火大唐》

除此之外,唐人的飯桌上,還有時興的「波斯草」,今天我們稱為菠菜。但最初,菠菜是道教方士的密食,服丹藥的道士透過吃菠菜抵消攝入汞化合物帶來的不適。

本文摘自大旗出版《煙火大唐:璀璨盛世三百年的唐朝生活史》,師永濤 著

►延伸閱讀:《聽古物在說話》:一葉清香,讀中國茶文化
►延伸閱讀:馬嵬坡之變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