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Miltiadis Fragkidis;來源:Unsplash
美國為民主國家,北韓為獨裁國家,兩個國家的憲政體制明顯不同,但美國真的是我們普遍認為的民主嗎?作者一生在這兩個國家各度過一半的時間,用自身經歷以事件方式說明,究竟為何美國有愈來愈朝向專制威權之趨勢,但沒關係!還有時間扭轉,趁現在重拾我們的「自由」。
脫北者無法想像的世界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憲法》為北韓憲法,雖然有明定保障人民自由權利之條款,但實質上北韓卻仍以《確立黨的唯一思想體系十大原則》作為實踐標準,由最高領導者金氏統掌一切政權。在作者脫北前,無法溫飽是常態,時不時被要求唱國歌、背出偉大領導頭銜,人民也被迫分為小群體,以利彼此互相監視,「老大哥在看著你」,監控無處不在。
作者自北韓逃至美國後,看到一切事物都與北韓描述的「美國壞蛋」完全不同。除了美國人樣貌其實頭上沒長角、沒鱗片,一些金融用語,如基金、股票的概念更是難以想像,就連青草綠葉在北韓都只是為了止餓充飢,但在美國卻是避免營養過剩,減重的最佳食材。最重要的是——美國的雕像、紀念碑、街道命名都不是以「同一人(或同一家族)」為中心,不再只有「社會主義天堂」的口號,人民可以擁有豐富的詞彙,至少大家都認識「暴政」這個用語。
記得幾年前,為了落實轉型正義,「蔣公銅像逐出校園」的議題,也在臺灣成為激戰。由於公共空間裡任何人為的物件都有意義,並非中性,銅像象徵著仿效、楷模,而蔣公銅像則有樹立白色恐怖時代,剷除異己、鞏固威權主義之象徵。白色恐怖時期嚴重剝奪人民生命權及自由權,由統治者一人,決定人民之生死,若沒有前人抵死不從的捍衛,我們初到美國大概也會與作者感同身受吧。
步步靠攏專政,覺察美國的危機
「社會主義承諾人人平等,實際卻給你的是分裂與仇恨」。首先,作者以受到哥倫比亞大學邀請就讀為開端,敘述在哥大四年中,學校一再強調「覺醒」,包含透過批判西方音樂經典名作,認為其將有色人種音樂家排除;或是珍.奧斯汀的作品有宣揚女性比男性低下概念,校園裡疾呼LGBTQ權利並強調「代名詞」的重要性(讓學生表達自己喜歡被稱呼為he、she、they等),不斷鼓吹批判性種族理論、反種族歧視。
社會上甚至出現不管什麼議題,都能將其與「膚色」綁在一起,像是名校中往往亞裔的占比較高,然其無視亞洲人勤奮努力的因素,反而主張亞裔具有高於白人的特權。「標準化考試是種族歧視的利器」,應設置種族配額,或取消標準考試,以降低亞裔名額。或者利用亞裔美國人遇襲案,抨擊「白人是壓迫者的頂端」藉以分化人民,但實際上數據顯示攻擊者比率有27.5%是黑人、24.1%是白人、21.4%%是拉丁裔等其他族群、而24.1%是亞洲人。
上述批判性種族理論、反種族歧視的事件不斷地被美國菁英們提出,並精心包裝利用這套意識形態來抵制並封鎖異端,最終都是為了繼續壓制黑人及其他少數族群。這樣的做法不禁使作者想起北韓,同樣利用艱澀詞彙和概念推動政治,例如:提倡「社會福利國」、「自給自足」,但實際上只是要把人民分成不同身分類別,最終結果是人民求一餐溫飽都是奢求。
取消文化盛行,言論自由的崩盤
也許「批判性種族理論」、「反種族歧視」的批判性思維能讓大家接受,但美國社會卻開始風行「取消文化」。像是作者為了讓更多人知曉北韓殘忍的行徑,在YouTube頻道分享對北韓、中國的看法,也受到大家關注時,卻被貼上「黃標」並取消廣告投放;受到邀請參加的演講也因美國市場有與中國合作,被臨時通知取消。
川普則是被踢出推特、臉書,而踢出的理由是其在挑戰選舉結果或質疑政權。 J.K.羅琳只不過發表對性別的看法,認為自己認識並喜歡跨性別者,但不該刪除性別的概念等,卻被認為做出傷害性少數族群的發言,而被大眾「取消」。
「取消文化」就是利用取消的力量,提醒發言人表達意見前先三思。這種作法與北韓獨裁思想如出一轍,先將相關用語移除,使人民無法脈絡化,剝奪人民發表言論,一旦有異聲就斷其生計、毀其名譽。
現今美國有些州在幼稚園階段就導入同性戀、性別流動的概念,甚至要求全體學生應在5月17日(LGBT日)向LGBT群體道歉,一些過激政策適得其反,造成更對立、衝突的現狀。原本支持LGBTQ的人,因上述政策不敢貿然贊同,就被冠上歧視標籤,甚至完全被消音,言論自由蕩然無存。
反思臺灣也曾有「文字獄」,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同樣是在一黨獨大的統治時期誕生,縱然與過去相比,我們似乎擁有很多言論自由的平台,但與過去相同的是——「自由是很脆弱的」,只要按下「一鍵」就能輕易取下與你意見相反的聲音。
結語
「將平等置於自由之前的社會,兩者都會落空。」促成「平等」是我們致力的目標,但作者強調美國菁英雖宣稱反種族歧視、社會多樣性,卻實質使某些人直接喪失權利,政府真正的目的是完全控制教育、金融、能源,想要人民的絕對服從。
本書有大量描述北韓實施專政的各種措施,適合想了解專制威權、脫北者內心的讀者;但較為可惜的是,針對美國轉為專制的部分,閱讀時則有種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的不快感。或許是身為脫北者,作者有敏感的神經能夠覺察,但對於身處自由時代的我而言,難以單從書中明瞭如何與利用「種族」和「性別」挑動社會達成專制,必須再搜尋其他資料,才能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內容。
恰巧讀完本書的同時,適逢臺灣大選時機,美國總統雷根曾說:「自由不過一代就會毀滅,每個世代都必須不斷捍衛並爭取自由。」就用本書來警惕一下自己,一起「用腳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