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憂鬱,是家庭問題的照妖鏡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孩子的憂鬱,是家庭問題的照妖鏡

孩子的憂鬱,是家庭問題的照妖鏡

攝影:Zhivko Minkov;來源:Unsplash

兒童少年精神科看診對象是以十八歲以下青少年為主,涵蓋發展年齡之廣,從玩玩具的幼兒、追寶可夢的國中小學童,到追尋夢想轉大人的高中生,都是兒少精神科醫師的對話對象。

謝依婷醫師是兒少精神科的主治醫師,同時為《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的作者,但你翻開此書時卻會發現:書中滿滿的都是家庭的故事,更明確地說,都是大人們的故事。

透過孩子投射出的家庭狀態

「孩子的狀態往往顯現家庭的狀態」、「被認為有狀況的小孩,其實是家庭問題的照妖鏡。」在許多關於家庭動力、系統、排列等理論中,孩子成為家庭關係的問題顯影已是不爭的事實。在第一線現場工作觀察的謝依婷醫師筆下,即使不同年紀、不同狀況、有無父母陪同的孩子進到診間,總是背負著症狀以外的求助和求救。

在書中最常讓筆者感到心疼的是夾在父母中間的孩子。當父母感情產生裂痕,就算不吵架不分開,孩子仍可以感受到緊張的氛圍,內心甚至隱隱作痛;在三角關係中,孩子不是父母卻得更像父母,也為了在砲火中生存下來而以生病來呈現自身處境。不論父母吵吵鬧鬧或安靜冷戰帶著孩子進診間,想要解決孩子背負在身上的問題,首當其衝第一步必是讓大人先處理彼此的紛爭,而兒少科醫師就是擔任點破困難情境的角色。

再者是被父母轉嫁憂慮的孩子,某些出現在孩子身上強迫和憂鬱的行為與想法,追根究柢是屬於大人們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的書名和作者看似以小孩為主軸,但謝醫師卻在書中記載著大量與大人們的對話、互動與觀察,陪伴每一位「小病人」的人都是重要他人,謝醫師在書中描繪這些大人們的眾生相,顯現陪伴者是多麼重要的關鍵,更多時候陪伴者才是扭轉小病人症狀的轉捩點。

大人要學會理解、好好照顧自己

我知道父母有多麼為難:面對孩子拒學、憂鬱症、亞斯伯格、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棘手的狀態,父母並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與具有這些特質行為的孩子相處,更多時候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跌跌撞撞渾身是傷的程度不亞於孩子。在與孩子同處於懵懂未知的狀態下,卻要表現得像「大人」,肩負起穩定的責任,這真是太難了。

而這是謝依婷醫師在《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要說的:大人們學會理解,並好好地照顧自己,這是陪伴孩子最珍貴的能力。在書中,謝醫師對大人們探討的多半不是孩子的病症和專業知識,反而是日常生活中如何理解並應對孩子令人不知所措的情境。更甚者,書中提及兩三位父母,自己掛號和謝醫師談談自身狀況,針對自我狀態接受精神科的建議和醫療,再回到陪伴者角色繼續奮戰。

每個人都有責任架構孩子的心理安全網

照護一個人從來不是容易的事,兒少精神科醫師從來不是只是醫師而已,兒少精神科醫師肩負著觀察者、翻譯機、用藥者等多重身分,要從病人踏進診間開始,在屈指可數的時間內看出聽出感受出癥結點,然後面對病人與陪伴者的問題和抱怨,最後做出用藥決策,除了給出可以帶回家有形的幫忙(藥物),還要提出無形的建議(怎麼做?還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兒少精神科醫師不是「超人」是什麼?

架構孩童與青少年的心理安全網絕對不是特定專業的事,除了家長和兒少精神科醫師,還有更多更多「超人們」投入其中,學校、社會局、家事法官等等不勝枚舉。謝依婷醫師透過《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讓我們窺見孩子內心裡的一角,也更帶來寬闊和理解的視角。

►相關書籍:寶瓶文化《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兒少精神科醫師與他陪伴的風雨家庭》,謝依婷 著
►延伸閱讀:媽媽,怎麼可以討厭自己的孩子?
►延伸閱讀:*⋆。我會陪著你。*⋆#化解衝突、連結親子的薩提爾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