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有你,為什麼都不發言:公司開會像守靈會議,居然與高度專業分工有關?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你,還有你,為什麼都不發言:公司開會像守靈會議,居然與高度專業分工有關?

你,還有你,為什麼都不發言:公司開會像守靈會議,居然與高度專業分工有關?

攝影:開根好

「好,各位對這個企劃有什麼意見嗎?」
「請踴躍提出你的想法!」
「今天就自由討論吧!」
表情有些渙散的專案成員們避開了你的視線,宛如爭相讓出發言權,完全沒有人願意開口。
「不必客氣,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有誰能提出意見的嗎?」

你的聲聲呼籲顯得格外空虛,別說是期望中「突破性的提議」了,眾人甚至連「自己的意見」都說不出口。明明是在開會,現場的氣氛卻跟在守靈一樣。

許多企業在過去幾十年間,透過工廠型團隊的管理方式產出了許多優異的成果。

然而,這因為從學校教育做起,培養勞動者的方向都是以適應工廠型團隊的工作環境為目標,導致企業為了因應快速變遷的時代,進行組織轉型、導入更多工作團隊管理方式時,遇到了強烈的阻礙。

高度專業分工,關係固化

在工廠式團隊中,管理者仰賴高度分工,才能讓團隊持續提供生產力。溝通能力也是上天賦予人類非凡的能力之一,幫助人們就算是跟第一次見面的人,也能自在地交流,進而促成合作,尤其在有共同專業或興趣的前提下,即使是初次見面也能快速建立熟悉感與信任。

分工合作這件事本質上並不難,只要將責任釐清,我們就算和對方毫無交集,甚至沒那麼喜歡這個人的個性,你也能就分工的內容與對方協作。

在工作上也是如此,當工作高度分工時,尤其是專業分工愈來愈細後,人幾乎可以毫無交流,也能共同完成一個大任務。這就是工廠型團隊的優勢,在工廠型團隊裡,即使你不了解你的組員是什麼個性,即使你討厭那位就坐在你對面的同事,你們還是可以最低程度地交流,維持協作狀態。

不過,工廠型團隊如果是跟主管處不來,那就幾乎是被宣判死刑了。因為從前面的組織圖就可以看出來,工廠型團隊由主管負責監督工作是否確實執行,雖然監督也會有監督的流程,但老實說人都會有私心,如果主管認定「這個人沒有上進心」、「這個人不夠積極」、「這個人就是在擺爛」,團隊成員幾乎是申訴無門。

但在工作坊型組織裡,決策者、管理者和執行任務的一線人員都可以透過團隊溝通達成共識,每個人的個性與角色也可以更立體、更鮮活,並能透過大量的討論與交流激盪出新的方案。

主管與部屬的認知差異,導致會議冷冰冰

只是我也常常接到主管與我反映:「每次我在會議上提出想聽聽大家的想法時,都只能換來一片沉默。」老實說,我剛開始主持企業內訓的研討會時,也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從旁觀察後察覺到部屬與主管無法好好溝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主管和部屬都知道自己想表達的是什麼,但聽不懂對方的重點是什麼」。

曾經有一位消費電子製造商的經理向我請益,他說他們的工程師曾經因為不擅長發想新點子而向他求救,因為那家企業的老闆剛開始採用工作坊型管理模式,於是在會議上要求所有工程師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當所有人提出想法時,老闆又會說:「這些提案都很不切實際,都沒有從消費者角度想。」結果所有人的想法都被打了回票,經歷過兩三次這樣的會議後,會議上再也沒有人提出新的想法了。

說穿了,這就是雙方的認知落差,管理者認為部屬沒有認真想,進而提出可行的方法;部屬們卻認為自己都已經想破頭了,鼓起勇氣提出了提案,沒有獲得肯定就算了還被罵一頓。

到了這一步,雙方可能都認為對方無法溝通,因而降低對對方的期望值,關上了良性溝通的管道,導致雙方都陷入孤立的惡性循環。管理者可能會認為員工是不是刻意唱反調、不配合,部屬也會在內心暗自揣測是不是被針對了,是不是老闆就是討厭我?

總歸來說,是因為我們太習慣專業分工的管理方式,在會議上當主管開始發言時,所有的人就會習慣將「決策」留給主管,因為這就是屬於主管的工作範疇,而一般員工也會盡可能避免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因為這不是專業分工屬於自己的工作內容。說穿了,大家都被專業分工中各自的「權責」綁架了,自然很難營造出平行的對話空間。在這樣僵化的架構下,也加深了探討事物本質的難度。

實際上,根據我的經驗,在會議上無法取得更深度的溝通的問題,在於「問題多半是主管提出的」。如果是工作坊的形式,會議應該是意見交流的場合,而不是政令宣導的場合,無論是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都有權利與義務,在會議上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不著邊際的發言也都是討論的養分。

對話和討論有什麼不同?

根據溝通性質的差異,可以將溝通分為兩大類,即「對話」與「討論」。明明都是溝通,為什麼還要分成對話和討論,這兩者有什麼不同的作用?

釐清「對話」與「討論」的差異,是組建工作坊型團體的首要任務,這可以幫助大家在會議上提出更多創新的想法。這兩者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交流時的氣氛。而工作坊型團隊能成功的基石就在於大量的對話與對話的氣氛。

討論(discussion)
討論的目的,是要幫助團隊取得共識,彼此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這是工廠型組織最常用的溝通方式。強調邏輯性以及正確的訴求,以提升討論的效率,最終求得團隊的共識,簡言之是屬於異中求同的過程。

對話(dialogue)
對話是在相對自由的氛圍中進行,與討論明顯不同的是,在對話的過程中不強調邏輯性與正確性,彼此之間不會否定對方的觀點,但可以提出不同的主張,對於不同的角度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

在對談的過程中,比起提出建議,更重要的是「理解」,對方是基於什麼樣的立場與訴求,提出這樣的建議或疑問,因此團隊能夠加深對彼此的了解,更能包容不同立場的發言。因此在會議上,不會聽到「我反對你的看法」、「我不認同你的觀點」這類的發言,而是提出「我了解你的考量,我也想分享我的想法」。

從上面兩點可以看出來,採取討論或對話的形式,在組建團隊上有很大的影響,尤其透過對話的過程,團隊成員更能了解彼此背後的考量,也更能理解對方是站在什麼立場提出這樣的觀點,因此團隊成員也能對共同目標更具認同感,由此可知在工作坊型團隊中對話是不可或缺的交流基石。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高效團隊都在用的奇蹟式提問:激發互動+建立心理安全感的最強提問公式,會議不沈默,討論不冷漠,每次協作都有成效》,安齋勇樹 著

►延伸閱讀:帶「人」好難?21堂主管帶人學,幫你突破職場困境
►延伸閱讀:你的會議正在浪費大家的生命,請限期改善:我們要如何開一場精簡高效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