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球出擊:可避免的「終局之戰」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直球出擊:可避免的「終局之戰」

直球出擊:可避免的「終局之戰」

攝影:Robert Waghorn;來源:Pixabay 

俄烏戰爭煙硝未息,中美角力持續升溫
「終須一戰」快成主流論點
再觸即發的戰事,是否有轉圜餘地?

澳洲前總理暨世界知名中國問題專家陸克文
總結自身豐富的區域政治、涉外實務經驗
對中美兩強爭鋒情勢提出的權威「解套白皮書」

令人不舒服的真相是,
和平絕不可能毫無代價。

 

中美間的戰爭將是災難性的、致命的和破壞性的。不幸的是,這不再是無可想像的。

作為全球兩大超級強國,中美之間的關係是特別不穩定的。它建立在一個文化誤解、歷史怨恨及意識形態不相容的地震斷層上。沒有其他國家能和中美一樣,如此迅速地冒犯和被冒犯;他們的軍隊進行著危險的膽小鬼賽局*註一(the game of chicken),企業竊取智慧財產權、政府透過情報衛星窺視……兩者逐日增長自身越過致命界限的能力。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研究中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生活逾四十年,他撰書揭開中美雙方行動的神秘面紗,並對其進行了翻譯與解釋,提供包括雙方在內的全球各國兩強相爭的解套方案。

*註一:膽小鬼賽局(英語:the game of chicken,又譯懦夫賽局、小雞遊戲),又稱鷹鴿賽局(hawk–dove game)或雪堆賽局(snowdrift game),是賽局理論中兩個玩家對抗的模型,一個玩家讓步對於雙方都有好處,而玩家的最佳選擇取決於其對手會做什麼:如果對手讓步,那本方就不應該讓步,但如果對手不讓步,本方就應該讓步。簡而言之就是「不要命的最大」。[條目來源:維基百科]


美中關係的兩種未來

在美中勢力不斷改變抗衡的情況下,2020年代隱約成為危機四伏的關鍵十年,這之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陸克文書寫了十種可能的場景,其中兩種如下:

場景一:中國成功以武力奪台,美國祭出軍事干預──美國的慕尼黑時刻

於此場景下,不管是否受到台獨派的挑釁,習近平都決定要在十年內武統台灣。中國對台軍事或準軍事戰術,可能包含以下一或多項:

◆ 在島上組織叛亂
◆ 對台灣的民用或軍事基礎建設進行大規模網路攻擊
◆ 軍事佔領台灣一個或多個離島,以此要脅台北
◆ 經濟封鎖台灣
◆ 對台灣武裝部隊祭出先發制人的遠程攻擊
◆ 對台進行全面的陸空攻擊

而以上場景又有幾個前提:美國軍事回應僅存表面,而其盟友的軍事回應更是不存在、聯合國保持沉默,因為中國在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已有愈來愈多順從的盟友、歐盟當中英國的缺席,德、法兩國因對台灣問題的地緣政治矛盾而持中立態度等等。

到此場景發生之時,美國的地緣戰略地位和國際道德權威,將因未能捍衛一個微小卻充滿活力的民主體制而崩潰。國際可能會將之視為美國的慕尼黑時刻,如同當初國際於慕尼黑會議目睹英國強權地位的殞落。

然而,在該場景下,中國將對台灣採取殘酷的軍事佔領行動,這是控制一座多山島嶼的必要行為,該島有兩千五百萬人口,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武器,且對中國共產黨懷有深刻和廣泛的敵意。與中國對台的佔領相比,中國對西藏的暴力和對新疆的措施將顯得平和許多。在21世紀剩餘時間中,台灣將成為中國在國際輿論的巨大傷口。不論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擁有何種道德權威,屆時一切將不復存在。國際將退化回「強權即公理」的世界,有效的國際機構淪為夢想,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則破敗不堪。

場景二:華府和台北成功嚇阻北京武力侵台──華府的最佳情況

此場景對華府和台北政府最有利,美國和台灣極有可能集結經濟和技術實力、外交和軍事準備度,成功嚇阻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以武力奪台;不過這個行動成功與否,端看美國能否在後疫情時代重建其國家經濟實力,為軍隊提供充沛資金,重申自己在台灣海峽兩岸海空域的主導地位。

此外,台灣也需要明智地升級軍事武器裝備;訓練(必要時由美國軍售支持),以及網路和民事防護,震懾中國的攻擊或內部顛覆視力。台灣對中國,必須在保全民主制度和絕對的政治自主權的同時,也探索和北京長期政治妥協的新模式。

不過這還要反看北京是否在施展國家硬實力意識到侷限:包括經濟成長減弱、未能上美國主導之關鍵新軍事技術的步伐等等。

但是還有一種可能,是即便美、台成功聯手阻止了軍事攻擊,卻未能阻止破壞重大基礎建設的全面網路攻擊。因此,一個成功的嚇阻策略,必須阻止中國對台的全面軍隊和準軍事行動,還包括上述不同領域的攻擊。

沒有人知道,將來會發生哪種場景。但是若未來美國政府沒有持續構思反制策略,或是創造一個取代中國、值得信賴的長期全球經濟市場,那麼整體情勢似乎對習近平的中國較有利。

然而,在所有戰略變因中,有四個尤其需要密切關注與分析:三個國內經濟因素和一個外部因素,換言之,政治的走向其實主要掌握在中國,而非美國手中。

◆ 第一是新興中國經濟成長模式的永續性,習近平選擇在經濟政治上往左靠攏,我們仍無法確定此舉對私有部門的商業信心影響。

◆ 第二則是中國人口快速下降,對國內消費、勞動力市場成本和政府財政,提早帶來多深遠的影響。

◆ 第三是中國能否成功縮減與美國及其同盟的半導體製造差距,晶片將驅動未來全球數位經濟、軍事科技,以及悄然登場的人工智慧革命的發展。

◆ 最後,中國內部同時面臨崛起的戰狼世代,以及傳統專業外交官,兩者對中國外交的看法意見相左,如何化解此爭議還有待觀察。

結果將有兩種,自由民主世界聯合反對中國,或是中國回歸早期積極的全球外交接觸模式,並以此攻破自由世界的協作。而影響結果最深的因素,為美國對中國的未來戰略軌跡。


不論是哪個國家,都面臨上述場景的隱藏戰爭威脅;正如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倘若爆發這場殺傷力甚鉅的大戰,世界會迅速向兩極分化傾斜,隨後一連串的危機、衝突和戰爭,將破壞國際商業信心,貿易和投資流動停止,全球金融市場崩潰──這些情景都會對實體經濟、就業率和生活水平,產生深遠影響。基於以上原因,領導人應該要謹慎考慮,能夠管理中美兩國根深蒂固的競爭衝動的作法,使和平前景最大化。

本文節錄自天下文化《可避免的戰爭:美國與習近平治理下的中國

延伸閱讀:除了戰車、砲彈,小心「基礎建設」也會讓你割地賠款
►延伸閱讀:面對解放軍的挑戰:恐懼來自於無知
延伸閱讀:阿共打來怎麼辦?武統、封鎖、還是經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