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寂寞鐵道》:南迴鐵路電氣化前消逝的永恆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南方,寂寞鐵道》:南迴鐵路電氣化前消逝的永恆

《南方,寂寞鐵道》:南迴鐵路電氣化前消逝的永恆

來源:南方,寂寞鐵道臉書

《南方,寂寞鐵道》是一部關於南迴鐵路發展史的紀錄片,將南迴鐵路的建設、開通,到鐵路電氣化的歷程,透過照片、影像、口述訪談呈現。5/16舉辦試映會,這是這部片首次公開播放,而且還是在威秀的泰坦廳,用大螢幕看紀錄片好過癮啊!音效、畫面都讓人更沉浸在其中,好像我就是南迴鐵路的建設人員,或是紀錄片團隊的一員一樣,感受到南迴鐵路建設的辛酸,以及對電氣化的一絲不捨與哀愁。

導演蕭菊貞在知曉南迴鐵路將要電氣化時,決定為這段還沒架設電線、電線杆的鐵路,留下最後的紀錄,將尚未電氣化的時光保存給後人,傳承這段歷史。蕭菊貞導演花了六年時間拍攝、蒐集資料,因為南迴鐵路要穿過中央山脈,許多路線十分曲折也難以抵達。加上火車班次稀少、天氣變化莫測,往往一個畫面就要多組人馬進行多次拍攝才能完成,非常考驗整個製作團隊的耐性與技術(還有運氣)。

在得知《南方,寂寞鐵道》要拍攝時,除了公家機關願意提供資料外,許多民眾、曾參與南迴鐵路建設的工作人員,也大方將他們收藏的相關照片、影片提供給導演。導演談話中,有一段我覺得很有趣,有時候就是這麼湊巧:影片中的被訪談人廖段長(南迴鐵路工作人員之一),只有留下當時自己與團隊的合照,結果後來導演無意間在其他民眾提供的影片素材中,看到他在建設南迴時被採訪的影片!只能說,緣分真的是很巧妙(?)


首映會拍攝照片,台上致詞的人為蕭菊貞導演;攝影:榴槤

為南迴鐵路的發展建立立體的圖像

南迴鐵路,是台灣環島鐵路的最後一塊拼圖。從規劃、測量、繪圖、施工,到完工花費了數十年,終於在1991年達成全線通車,並在1992年正式通車營業。由於早年工法及科技都不如現在發達,光是測量及繪圖就讓工作人員每天從早工作到半夜,也因為這個過程實在是太辛苦,許多原本應該要銷毀的圖與文件,被一名工作人員私自留了一份起來做紀念,成為珍貴的素材!

在開工前的準備都做好之後,接下來就進入最困難的階段了——施工。在技術還沒這麼發達的年代,要通過中央山脈真的是一大難題。因為開鑿山洞十分曠日廢時,但又不得不這麼做。紀錄片中,訪談了許多當時的施工規劃人員、工人,隧道常常漏水,而且因為地質的關係,水跟溫泉一樣是熱的,人很難在那樣的環境工作,還時不時有坍方的危險。紀錄片提到,興建的過程中,有21名工人罹難,且有半數以上是原住民。

最後,歷經千辛萬苦所建成的南迴鐵路終於通車營運。但營運只是個開始,並不是結束。把乘客安全護送到目的地,是列車駕駛的使命也是壓力,除了日常營運之外,水災、搞軌案等也為南迴鐵路帶來多次挑戰。但在各方人員的努力之下,南迴鐵路仍繼續扮演著南方東、西交通的擺渡人。

錯過就回不去的南迴鐵路

其實我完全沒有搭過南迴鐵路,對片中的藍皮普快也沒什麼印象。對南迴鐵路的了解,大概來自於Youtube上的影片,像是「鐵道事務所」的所長曾去過台鐵載客量最低的內獅車站,還有其他人搭火車環島,到了南迴要換火車頭之類的影片。

所以看《南方,寂寞鐵道》時,我幾乎是從零開始了解這段鐵路的歷史。看完後只有後悔我沒有早點去了解南迴啊!好想去搭一次藍皮普快,或是其他柴油列車,看著蒸汽火車頭冒煙、聽ㄅㄨㄅㄨ的鳴笛聲!還有觀賞未被電線及電線杆佔據的軌道沿線景觀,然後狂拍照片。可惜現在都沒有辦法了,南迴已於2020年完成鐵路電氣化,之前的那些鐵路風景、復古懷舊的列車,只能在照片、影片中回味;之前搭那些列車的行進聲、聞到的燃油、燒煤味,只能在別人的回憶中細細挖掘,借他人之口努力去感受。

逝去的,會成為永恆

沒親自搭過南迴,大概會成為我與火車相關的第三個遺憾。第一個是沒有留下板橋舊火車站(今捷運府中站)的照片,第二個是沒有體會過搭火車進台北時,從火車上目睹中華商場時的興奮感。後者是因為我太晚出生,前者是因為我當時太小、相機不發達。

即使如此,能看到《南方,寂寞鐵道》也能稍稍彌補我這個遺憾了。感謝所有提供資料、照片、影片的人,讓這段塵封在你們心中的回憶重見天日;感謝蕭菊貞導演,為這段鐵路的歷史留下完整、優美的紀錄,並將這些回憶譜成帶著施工的辛酸、完工的振奮、電氣化的哀愁,能夠讓人傳唱下去的歷史。

放在我的抽屜裡是回憶,但是我知道交給你,就有機會成為歷史。」——歷史資料提供者 廖段長


首映會的大合照;來源:南方,寂寞鐵道臉書


《南方,寂寞鐵道》,6月9日準時發車

——獻給每一位曾經在火車上成長的台灣人

►相關書籍:大塊文化《南方,寂寞鐵道》,蕭菊貞 著
►相關連結:南方,寂寞鐵道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