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以前的商場,有魔術師,還有空中樂園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臺北以前的商場,有魔術師,還有空中樂園

臺北以前的商場,有魔術師,還有空中樂園

(今日百貨頂樓的遊樂園/圖片來源:臺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 

80年代,有個魔術師悄悄出現在中華商場的天橋上,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裡來,會到哪裡去,他帶著一卡皮箱穿梭在中華商場,與商場的居民們碰撞出不可思議的故事……

當吳明益的經典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宣布要開拍成影集時,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劇組會如何還原這座曾經輝煌的商場?而看到中華商場原汁原味的經典復刻出現在汐止時,許多老北人應該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吧。老實說,1996年出生的我,對中華商場非常陌生,畢竟這棟建築早在1992年,也就是在我出生前,就已經全數拆除,因此我沒有機會親眼見證它的風華,但是時至今日,仍然能從許多長輩中聽見它的名字,中華商場當年的盛況無疑是舊臺北最美的風景之一。

中華商場起源於國共內戰時,國民政府攜帶大批難民撤退回,這些軍民被暫時安置於西門町的鐵路旁,由於沒有經過規劃,竹棚所搭起的違建越來越多,當地也隨著人口增加變得雜亂無章,為了整頓市容與衛生問題,政府決定將原本的流動攤販拆除,就地新建有規劃性的商場,於是,中華商場便在1961年浩大登場。

這座由八棟樓所聚集而成的三層建築物,一樓為商業用途,二三樓雖然是住家,但由於每戶平均一層只能分到2坪的空間,因此二樓多半也拿來當作商場,形成獨特的住商混合空間。在二樓,還有一座貫穿全棟的天橋,能方便行人穿梭於八棟樓間購物,既安全,也不必經過車潮,這些特質讓住戶們的感情緊密結合,商家們能彼此互相照應,就如同《天橋上的魔術師》中的小朋友們,從小就玩在一起。

商場裡販賣的物品多樣齊全,頂樓還有絢麗霓虹的廣告看板,使得中華商場是大家到西門町時必去的景點,也是大家對於「老北」共同的回憶。

開根好_中華商場_捌零潮臺北_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 粉絲專頁)

中華商場確實輝煌了一段時期,然而到了80年代,為了都市更新及興建捷運,西門町被大大整頓了一番;同時,北經濟重心東移,各式各樣明亮乾淨的百貨大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中華商場在強敵環顧下,昔日風光逐漸淡去,最終決定拆除。它的沒落與北的經濟發展形成極大對比,隨著人民口袋變深,對於娛樂的選擇與要求相對的提高,新興百貨、DISCO舞廳、高級餐廳開始蓬勃展店,中華商場變得不再是流行的中心,只能黯然退場,將潮流舞留給其他百貨。

不過,80年代的北真的很會玩,你能想像在百貨公司的頂樓,有海盜船、雲霄飛車,旋轉飛機嗎?

當你坐在海盜船時,就像漂浮在西門峨眉街的上空,俯視底下的人潮,想想就覺得好刺激,不知道是否也有很多五六年級生在當時曾吵著要爸媽帶去這裡玩呢?這麼ㄅㄧㄤˋ的百貨就是今日百貨,這名字也許有點陌生,但它其實就是西門誠品的前身。

今日百貨在上海人徐之豐接手後,將上海百貨業的特色融入其中,例如剛才提到的頂樓遊戲樂園,早在上海的百貨公司便有此設計。除此之外,根據懷舊達人張哲生的說法(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臉書跟Youtube頻道,年輕人看了會驚訝連連,中壯年看了會老淚縱橫),今日百貨在1984年就引進了灣第一套超級市場雷射掃瞄收銀系統,這在當時可是造成轟動!

試想,如果現在你去超商買東西,店員只能用鍵盤慢慢key入條碼,在結帳時會有多麼不方便?而雷射掃描系統的引進不僅加快結帳速度,還降低了錯誤率,不難看出今日百貨當時想在北拓展的野心。令人惋惜的是,今日百貨在1981年及1989年分別遭遇兩次大火,奪走多條人命,到了90年雖然試圖東山再起,仍不敵東區新開的百貨,最終也只能像前人經歷過的那樣,緩緩地走入歷史的洪流。

雖然北被時間洗滌成新的面貌,但仍有許多大樓依舊健在,或是將部分就元素保留至新大樓中,讓我們還能回味一下當時的榮景。我無法參與80年代的台北,但幸運的是一直有人在訴說它的故事,或用文字記錄它的身影,從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張大春的《我的老台北》、華語搖滾教父倪重華的《捌零・潮臺北》,到廣告導演小莊畫的《80年代事件簿》等等,各自都有對舊北的眷戀與回憶,舊北是他們孵育夢想的溫床,讓他們得以在此棲身,期盼未來的模樣。

各位下次到臺北玩時,不妨下載中研院研發的APP「臺北歷史地圖」,其中收錄了許多古地圖與老照片,能讓你比對Google地圖,讓你站在現址就能看見臺北過去的容貌,愜意地在新舊臺北城中自在漫遊。

►相關書籍:大塊《捌零﹒潮臺北》,倪重華、故事StoryStudio 著

開根好_捌零潮臺北_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