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中的牛還有夢甲:蕉王吳振瑞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腦海中的牛還有夢甲:蕉王吳振瑞

腦海中的牛還有夢甲:蕉王吳振瑞

圖/擷取自網路

備受推崇的一代蕉神

讀完《蕉王吳振瑞》,不禁開始思索這本歷史小說的多重價值。
對一位過去從來沒有接觸過台灣香蕉產業歷史,對吳振瑞這號人物也完全陌生的讀者來說,看見的是一樁天大的冤案平反,也被作者帶領重回那個台灣香蕉威名遠播、外銷日本,蕉農發大財的狂飆黃金年代;更重要的內涵是,讓今日臺灣年輕人得以體會到自己的父母輩、祖父輩以及更久遠前的祖先,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下來,台灣島嶼上胼手胝足在泥濘的土地中耕耘、細心呵護種植作物,諸多繁重的農務作業中所長養出的人格精神。在今日,那樣的人格精神堪稱典範。比如說開篇,前往旅遊的台灣團,眾人說什麼也要特地繞去見移居東京的吳振瑞一眼,即使過了許多年,還是眾人景仰。側面烘托出這位主角的不凡以及讓人由衷的欽佩敬慕。

這也勾起了讀者的懸念,到底這位吳振瑞到底是誰?為何會如此備受推崇與尊敬?
也許這一整本小說,試圖回答的是這麼一句簡單的問題。

吳振瑞銅像
50年代香蕉締造的黃金歲月,如今仍讓蕉農津津樂道,圖為日本友人贈送的吳振瑞銅像。圖/擷取自網路

那條很不一般的牛

雖然心中很清楚明白是作者刻意經營安排的意象,但我還是會反覆想起一路伴隨吳振瑞一起成長,那條性格溫馴,善解人意勇壯的好牛一如本書主角。當然,牛的堅忍性格與土地的緊密連結更是一整代台灣人的精神象徵。

全書的社會背景分別跨越了日本時代,二二八事件期間以及之後中國國民黨時代,牛與主人之間的關係,也正是臺灣人與政權統治者之間的關係。一直到整本書的中段,才意識到開篇中馴養新牛的那句對白:「對新主人不認識,無感情」正是臺灣人往後無能選擇己身命運的預言。

說到「預言」,作者也巧妙地透過安排一位善解「牛」意的人物,阿煥叔公。他與牛交心,相互理解溝通的特殊能力。一如前述,人與牛的連結,對牛的交心與理解,實則暗示對臺灣人命運的理解與疼惜。

暗藏玄機的「夢甲」

小說中賦予阿煥叔公一個巧妙的設定,也是整本小說中另一個吸引讀者的關鍵,阿煥叔公那個遊走於現實與虛構之間的媒介:頭殼中的「夢甲」。清晰的畫面,實則是臺灣島嶼過往的歷史與預示未來交錯的圖像。這個特殊的設定,讓讀者閱讀上帶有一種時間軸線雙重交疊的樂趣。

每次阿煥叔公說出自己的夢甲時,小說中的人物當然不解其意,將「夢甲」當成夢話或是畫唬爛,但對於 2020 年的當代讀者而言,心知肚明那是作者親自穿越進入小說當中,透過「夢甲」,預先劇透書中的角色未來的結局如何,像其中一次說道:「走出各種蛇蟲黑暗的磅空」不就是全書吳瑞振經歷冤屈,最終平反的結局?恰是一種對小說中人物預示未來事件的預言。
註:磅空,台語的隧道、山洞、涵洞

另一方面,阿煥叔公的「夢甲」對於現代讀者而言,等同歷史小說。當今日讀者透過閱讀小說,穿梭過去,親身體驗小說當中前人的經歷時,是否將這些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當成夢話或者無稽之談?又或者是藉由面臨小說中人物的處境,反思個人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那或許也是閱讀歷史小說的收穫,在思索人物的選擇中,更進一步思考,假如是我,會做出相同的選擇?我有能力堅持相同的判斷嗎?如果這樣子做,未來會如何呢?

歷史與小說各自精采

當然這樣的收穫,部分源自於閱讀「歷史」的價值,然而比起真實的史料,小說容許一定程度的虛構與想像,增添更多史料中未曾言明,或無言以對的時刻。在那些眾人沉默的空白間隙,小說作者賦予歷史紀錄更加鮮明生動的靈魂,安排現實人物交際往來間各自心理的盤算描繪。或許更加貼近那個當下的「真實」。

比如說在故事後段的蕉農輿情調查段落則是相當大的反諷,當向來被視作真實的報紙或者調查報告,可能受到政治力量的侵入與影響,而留下與民心完全背反的論調。同一個段落同時呈現出真情實錄,收尾於那句報紙寫的要倒反過來看,充滿了濃厚的嘲諷意味。

《蕉王吳振瑞》除了牛的精神象徵、「夢甲」的特殊敘事效果,以及歷史小說通過虛構嘲諷真實記錄這幾項突出的特色外,還有兩點也是相當具有讀者翻閱的價值。

全書因應時代氛圍與社會背景,人物對白大量地使用台語文書寫,呈現出早年仕紳階級使用台語溝通的文雅氣息,以及農家人物情感的生動。另一點是小說中保留了大量的臺灣香蕉產業出口交易細節,包含從香蕉怎麼種、怎麼割、怎麼賣,經銷商與蕉農的交陪談判,讓完全陌生的讀者,在讀完小說後,同時也吸收了香蕉產銷的眉角,可說是額外的收穫。

►相關書籍:鏡文學《蕉王吳振瑞》,李旺台 著

鏡文學-蕉王吳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