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未來在海洋》:低薪、缺工、未與時俱進的《勞基法》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臺灣的未來在海洋》:低薪、缺工、未與時俱進的《勞基法》

《臺灣的未來在海洋》:低薪、缺工、未與時俱進的《勞基法》

2017年反勞基法修法大遊行。攝影:王顥中;來源:flickr

疫情解封這兩年,臺灣各個行業復甦,但缺工的情況嚴重。不分行業都出現事求人,找不到員工的情況。

這是怎麼形成的?在這段時間的訪談裡,我看到兩個可能。

首先,仍然是低薪的因素

林宗弘教授說:在臺灣的勞動人口裡,受到嚴重剝削的就是年輕人低薪族群。從1999到2016年,十七年間臺灣的名目所得都沒有成長。八年前在馬英九政府執政的末期,甚至倒退到比十六年前還低。其中在他任內發端的22K,形成了崩世代的薪資參考水準,尤其對年輕人的影響重大。

八年來,蔡英文政府逐漸提高最低工資,從2016年的20,008元提高到剛通過的2024年的27,470,增加了37%,但是林宗弘認為這只是回復到崩世代的平均線而已。雖然2016年到2020年的實質薪資開始反彈,如果加入通膨等因素考慮,最近疫情這三年民眾平均薪資或中位數所得仍然是倒退的。

「2022年臺灣受雇人員的薪資中位數是50.6萬元,按廠商規模別分,五百人以上廠商員工全年薪資中位數72.8萬元,四人以下者僅36.4萬元,可以想見年輕世代在中小企業的低薪之下很難有未來。」林宗弘表示。

無望

八年前,我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的時候,有一章專談「被遮蓋希望的年輕人」。

我看到讓年輕人感到無望的,低薪資、高房價還不是最嚴重的壓力。那時年輕人最無望的,就是看不到自己在社會裡的流動性,發現社會的天花板太低,所以有人幹譙,出來大腸花。

王景弘談他看到的另一個角度
王景弘大學讀資管,離開學校後,第一個工作去桃園縣社會局,從此對公眾事務產生了興趣。他不只幫柯文哲打贏過選戰,也創過業,還幫不分藍綠,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工作過。

他的年齡也是三十多歲,但因為玩遊戲,所以結交很多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

王景弘的觀察是:八年前年輕人雖然有社會流動性低的問題,但那時還有一個龍門,如果你考上了很好的大學,可以拿到很高的待遇,還有科技新貴這種路可以走。

「你會覺得還是有一夕致富的可能。但是因為那樣的人很少,所以相對的剝奪感也蠻重的。如果沒走上那條路,你會覺得自己是個魯蛇,覺得被壓抑。」

可是看今天的年輕人,王景弘覺得處在一個更棘手的狀態。

「以前的孩子會說要去當太空人,或者要去當科學家,或者要去當律師、法官什麼的,可是現在沒有那種崇高的指標。他們真的不太知道自己生存的意義跟價值是什麼。」王景弘說。

「現在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在這個狀態下到底要為了什麼事情而勞動,為什麼要工作。」他說,「我覺得這社會變化太劇烈,像以前傳統年輕人要走的路,不管你是買房子還是成家立業,現在都成了很奇怪的說法。」

所以他們就會沉浸在短時間的娛樂裡,比如說手遊,或者是那種電商的娛樂,或者是一些遊戲。「他們自己手上的錢,都被訂閱制的視聽、遊戲,固定地抽走。」

他們收入的狀況沒有好,沒有辦法展望更好的未來,然後另一方面是存下來的錢也不夠,實質的購買力也很低,「於是整體上我覺得一直處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狀態,不會去考慮以後的事情。在今年二十歲上下的那個位置的人,很明顯。」

我也訪問了《報導者》的創辦人何榮幸,聽他的觀察。
何榮幸認為:雖然八年來臺灣的經濟表現進步,基本薪資也有調漲,但是年輕人的世代不正義感反而更擴大了。

這其中一個原因是產業發展的重點仍然在半導體和電子業上,並且佔比更形突出;另一個原因是薪資趕不上物價、房租、房價,高薪工作被上個世代佔據的不平,連進入最多人參與的服務業也遭遇許多問題。

這可以從《勞基法》談起。

《勞基法》的法裡法外

2017年12月23日,有過一場反《勞基法》修惡的遊行。那天年輕人在街頭的憤怒,令人難忘。那天晚上六時之後的遊行,是一群和傳統的工運與勞團無關,不是大學生就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沒有組織也沒有章法,卻以小博大,寫下街頭運動的新頁。

他們把民進黨年輕黨工罵得抬不起頭來,他們也把柯文哲逼得現形,露出對年輕人「逮捕丟包」一點也不手軟的本色。當時一年內《勞基法》兩次修法所爭論的焦點在休假多少的時間上。

而民進黨政府因為沒有經濟發展的新策略、新視野引導,結果在製造業和傳統觀念的壓力下進進退退,幾方面都不討好。最後引起年輕世代的憤怒。當時許多學者都指出,這會耽誤許多產業應有的轉型和升級,背道而馳,造成更大的危機。

很多人遺憾修法後的《勞基法》沒能兼顧新經濟與知識經濟的需求,把新的產業、工作、生活、知識型態產生的變化納入,而對照今天的現實,果然沒法照應年輕人喜歡的斜槓、外掛工作,以及科技新創企業需要年輕人投入工作的彈性。

但是修《勞基法》是如此敏感,成了許多人在想但不敢輕易觸及的問題。何榮幸則認為,比起《勞基法》無法與時俱進,臺灣更大的問題在於許多產業和企業主的心態。

「以《勞基法》來說,那只是對員工基本保障的下限,但是在臺灣,很多人卻當成了天花板。」何榮幸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老闆反而更利用修法,設計些不合理條件,讓員工為了保住工作,自己摸摸鼻子吞下去。」

他說許多年輕人進入服務業碰到的問題,就是很容易碰到慣老闆。臺灣不分製造或服務業,各行各業的老闆都很拚,而長期只注重cost down的文化下,企業很少真正把員工當作重要資產,總喜歡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

「臺灣服務業的一人多工現象,放諸國際是很特別的。」他說。呼應他的話,看看在臺灣無所不在的小七裡的工作人員,每個人在做的事真是無所不能。所以許多人衡量之下,寧可自己創業。何榮幸說現在年輕人開各種小確幸、小日子型態的店,不只是臺北的現象,以他在各地做採訪報導的經驗來看,已經是全臺灣各地都在發生。

本文摘自網路與書《臺灣的未來在海洋:探索新時代的挑戰與希望》,郝明義 著

►延伸閱讀:不能投票,卻要當兵:臺灣權利與義務不對等的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