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不難,但要坦然地面對真實,才難!
當童話裡的公主遇到王子之後,然後呢?
從此幸福快樂的生活?或是和我們一樣,必須面對所有關係中的衝突與爭執?即使大部分人期待擁有一段完美長久的關係,但我們深知,完美的關係並不存在。
每一段關係都是一趟未知旅程──
「原生家庭的傷痕」、「愛情中的脆弱與勇敢」、「在媽媽的角色之外我是誰」……想在婚姻與自我中找到平衡、想繼續期待愛情,迎來的卻可能是期待落空,於是在一場不完美的關係中,有人學會了接納,有人學會了忍耐,也有人學會暗自療傷。
當女人有了家庭後:
「在好媳婦、好媽媽、好妻子之外,我是誰?」
這兩年國內外疫情肆虐,演藝圈也不平靜,好幾對名人藝人夫妻檔離婚的新聞,讓許多網友在社群媒體上紛紛崩潰:「連某某某都離婚了,我不再相信愛情了」、「公主和王子的愛情真的存在嗎?」
不只一次有讀者私訊我:「妤玟,你離婚後,還會相信這世界上有公主和王子的愛情嗎?」
「公主和王子的愛情?」
嗯……我的回答是,相信。
但是在投入愛情前,我們必須要先認清:公主王子和你我一樣也是平凡人,會有自己的個性、嗜好、小怪癖或地雷和需求。這些好與不好的面向,不會因為戴上皇冠穿上華服,就被仙女的魔法棒一點,消失無蹤。所以,那些公主或王子都是我們因為對於愛情的期待,自己幫對方掛上了濾鏡,但說穿了,我們都是平凡人。而對我這個平凡人來說,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是誰,努力的忠於自己、實踐自己。
社會的「價值」不該成為人生的準則
從懷孕第一胎開始直到大女兒出生後,能全心全意期待一個新生命並且親自生下她、看著她在我們的呵護下長大,對我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非常珍貴且難得的一段時光。那一兩年,我很專心地在家帶小孩,這也讓我回想到自己的成長經驗,因為不想讓孩子重蹈覆轍我的童年。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擁有一個和樂又健全的家庭,婚後我也很努力去做到社會對完美母親的期待:以孩子、先生為主。
但是有一天,當我全然投入在家庭裡的時候,卻發現縱使家庭帶來的快樂再多,我依舊無法忽視內心對於「自我實現」的渴望。
從十六歲進入演藝圈開始半工半讀,工作從未離開過我的生活,演藝工作是我的興趣,也是我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所以當我全心全意為了成為某人的太太、某人的媽媽而放下工作走入家庭時,在孩子的笑容和先生的愛背後,我還是隱隱約約感覺到內心的失落。
這一股變化讓我感到迷惘。
經過那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當我把對職場的熱情全部轉而投注在活生生的嬰兒和另一半身上時,他們似乎也會承受了過多來自於我的壓力。舉例來說,為了善盡一個媽媽的責任,那一兩年我規定自己每天都要幫小孩做副食品,心裡總有一個聲音跟我自己說:「這樣才是好媽媽。」雖然我是喜歡烹飪沒錯,但對一個高齡產婦加新手媽媽來說,要每天下廚壓力真的很大!所以一旦有機會出去跟社會上其他「真實」的人類交流時,只要有一個媽媽跟我說她沒有每天做副食品,我就會覺得「天啊,原來不是只有我沒做到」而鬆了一口氣。
又比如,在家帶孩子的時間多了,少了來自工作上的成就、觀眾的肯定,我變得很需要另一半的讚美和關注。雖然我也常對自己信心喊話,肯定自己的付出、照顧自己的情緒,但這跟工作上帶來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以及人際社交的往來,與同事之間互動的滿足感不太一樣……當這些事物全數被尿布、奶瓶、做不完的家事掩蓋的時候……
有一天我突然反問自己:「如果婚前我對一個好妻子、好媽媽的想像是如此,那為什麼當我像其他網路上、媒體上或身邊的太太媽媽們一樣,安於在家庭中相夫教子洗手作羹湯的時候,我卻感到有些失落呢?」
是我比較奇怪嗎?
是我比較不適合當媽媽嗎?
還是其他的媽媽也會如此,只是你沒說我沒說,大家都沒說呢?(社會叫我們不要談論這塊呢?)
拋開性別標準,問我想問的、做我想做的
婚姻裡的夫妻關係,有時很像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角力。雙方是否了解彼此之間的文化(個性)差異與需求,將決定關係裡的平衡與和平。
今年剛向媒體公開宣布,與先生比爾蓋茲結束長達三十年婚姻關係的梅琳達,就曾經在一篇報導裡提到,她認為自己全心全力對家庭的付出,並不亞於她先生對公司的付出。她也曾在二○一九年出版的《女性的時刻》(The Moment of Lift)中坦承,與丈夫同台時,她有時會覺得自己被忽視了,「當我站在比爾旁邊說話時,我一直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她在書裡這樣描述,「這讓我很難被別人聽到。」
社會上對於性別,尤其是婚姻中的男女雙方總有一套隱形標準。我們好像無法擺脫對爸爸養家、媽媽顧小孩的潛在期待,而忽略了每個人生來是多麼的與眾不同:有些人內向、有些人外向,有些人喜歡但不擅長料理家務,有些人則是對事業充滿企圖心……。
如果能將性別褪去,每個人不再受到傳統社會的影響,會不會在外打拼事業的可以是媽媽,在家照顧小孩的是爸爸。爸爸是不是也可以很大方的跟朋友說:「沒錯,我老婆真的很會賺錢,錢的事情交給她就好了。」
當大部分女性走進所謂的婚姻關係裡,成為一個妻子的時候,就算她對家庭的付出是全年無休的,就算她是職業婦女,事業跟先生一樣成功,一樣發光發亮,但在外人面前、跟先生站在一起的時候,她卻總是退居後方的那一位,大家也還是會說:「女人(太太)就是應該要幫男人(先生)做面子啦!」
這是一股看不見的氛圍,在走進婚姻後,便得為了這個角色多少壓抑住原本的自己,可能是對職業的熱情、對旅遊的狂熱、對興趣的投入……,都得選擇性的放下。但是當我們感覺自己是在「犧牲自己」,成就家庭的時候,當我們不自覺讓自己去迎合這套隱形標準的時候,這份伴侶關係就會逐漸失衡。
曾經有一個朋友跟我抱怨:「為什麼我跟另一半的財務各自獨立、我們各自提撥一樣的金額負擔家裡的支出,但為什麼,為什麼家事就是不能一人一半,一起分擔?」其實不只女性,社會對於男性也有一套隱形標準。
布萊德‧彼特在離婚後接受採訪時談到,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有「情緒障礙」的爸爸,他不知道該如何主動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事實上,我們對於這樣的男性樣貌也都不陌生,身邊或許就有很多同樣的例子,像是我們的父親、兄弟或是丈夫。他們在社會的傳統價值下長大,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告訴他們「男人不能哭」、「男人不能輕易表露情感」……社會為男性塑造的形象讓他們認為自己必須是堅強的、成功的、陽剛的,甚至不做家事的……。
隱形標準就像一雙不合腳的鞋子,但如果那雙鞋子是一雙人人稱羨的昂貴美鞋時,你會選擇脫下還是穿上?
一開始,我是不敢脫下的。
雖然卡在鞋子裡的腳又腫又痛,我也知道尺寸不對,但當我看到身旁的人都可以繼續忍受穿著不合腳的鞋子時,也讓我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直到原本小小的磨破腳皮,到走路也走不好、腳跟腳趾腫痛難耐時,我才明白一雙不合腳的鞋子,外人是看不出來的。在其他人眼中,我就是幸運的穿上了一雙漂亮的鞋,看起來一切都很完美,還有什麼好抱怨的?但事實是,腳傷只有自己知道,除非你願意脫下鞋,否則沒人會看見你的痛。
唯有降低對於傳統性別角色的期望,我們才能順應自己天生的性格,讓自己處在舒適自在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