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時間管理》觀後感:時間挖礦機,實踐3步驟即刻啟動理想生活!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反時間管理》觀後感:時間挖礦機,實踐3步驟即刻啟動理想生活!

《反時間管理》觀後感:時間挖礦機,實踐3步驟即刻啟動理想生活!

攝影:Aron Visuals;來源:Unsplash

「你是在削鉛筆,還是在創作藝術?」——瑞奇・諾頓

關於「時間管理」這個經常被談及的議題卻有其悖論,為什麼人們所珍視的時間有時反而越管理越少呢?那些被勉強塞進行事曆的行程寫得密密麻麻,當生活忙得暈頭轉向找不到時間休息或陪伴家人時,我們難免懷疑自己是否陷入瞎忙的迴圈,好像當我們忙完了之後,「有朝一日」便可以過著想要的生活。然而,本書的作者——瑞奇・諾頓(Richie Norton)顚覆了我對時間的諸多看法,包含「以終為始」的策畫時間方式,這種想法讓我願意即刻就動起來,並抱持著信念展開我的人生計劃。

為什麼本書叫「反時間管理」呢?這首先要從「時間管理」開始談。工業革命之後,社會創造了一套研究時間與提升產能的方式,那便是「時間管理」,人們將時間的主控權交給企業主,甚至在沒有工作及產值的時刻裡感到罪惡感。因此,為了不讓人生的時間被他人掌控,我們必須「反時間管理」,這意味著當我們下回一頭熱地栽進工作的快感時,得慢下來思考一下——我到底在追求什麼目標呢?我能否現在就以這樣的目標為起點,以此規劃並同時展開自己的時間安排?

你如何運用時間,比你擁有多少時間更重要

「反時間管理」是為了幫助我們得以更有效率地完成重要事項,同時還能悠閒地玩樂、陪伴家人,四處旅遊,並過著自己想要的愜意日子。閱讀本書時,我不斷地回想起以前唸工業工程管理領域中讀到的「工作研究」,當時我們在課程上依製程安排工作站,並以碼表計時,企圖用縮短工作站距離、解決瓶頸作業等時間管理手法,改善或提升產能。這其中對於時間管理分秒必爭的心態與本書作者的觀點不謀而合,令我頗有感觸。

反思著這些年,我懵懂地在時間與人生規劃上跌跌撞撞,甚至一度感到迷惘。有段日子,我覺得自己像長時間蟄伏獵物卻始終不敢出手的獅子,我總以為會有「更好」的時機出現,卻因而失去了許多珍貴的失敗與探索,在那些沒有把握當下的時日裡,我不知道為何而戰,而只是拼了命地努力躍身在某種畫地自限的標準上。我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總是與時間賽跑,不惜熬夜,拒絕家人旅遊,甚至在求學階段曾因花時間去睡覺感到罪不可赦!我只知道要很努力地達到某種狹隘的成功,也許是高學歷、高薪等,但卻不確定這種缺乏自我信念的度日方式最終是否能換取人生真正的自由?

「反時間管理」的宗旨是為了要讓我們獲得真正的自由!書中提及:「你如何運用時間,比你擁有多少時間更重要。」這席話對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我來說,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救贖!我的時間究竟去了哪裡?如果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是否只是因為我任由他人將時間的主控權從我手中奪走?因此,我十分認同作者說:「必須訓練不讓別人奪走我們時間的能力。」我們可以用工作來支持個人生活,但個人生活不必成為工作祭壇的犧牲品。

翻轉對時間的想法

本書前面章節介紹「反時間管理」的概念、成功案例及心法。我覺得對於初次接觸這樣類書籍的讀者來說,可能會覺得理解起來有些抽象和艱深,但隨著進入到實踐章節,作者介紹以「專案堆疊」、「工作同步」及「專家外包」此三種方式展開時間,則逐漸如同撥雲見日般有了清晰的切身之感。

透過本書翻轉了我對時間的想法,作者有如一語驚醒夢中人般點出許多人在時間運用上的通病——人們往往認為可以先犧牲現在的時間,以便日後得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然而,這根本是對時間的誤解!作者簡明扼要地道出時間的運作方式,我們必須現在就依循著自己的價值觀而活,不要保留夢想,因為夢想會像冰淇淋一樣融化。我們不必等到完美狀態才出手,我們可以在夢想的路上邊走邊玩,一邊試吃冰淇淋。

過去我一直盲目地以為完美主義代表擅長於自我要求,不過,當人生可以放下的執著越來越多時,我漸漸領悟完美主義是個連結不自由的枷鎖,它意味著自己的執著之心限制了某種成長,以及某部分的逃避心態。美好的人生無關完美 ,而且不完美是很正常的。「不追求完美的人能夠比追求完美的人創造出更多趨近 『完美』的事物,因為他們有更多機會嘗試,完美源自於不完美。」書中作者所言與我共鳴,使我更加確信人生是一連串逐步完善的過程,我不能永遠僅是選擇低風險且能輕易達成完美目標的事來做,那會讓令人喪失打磨一塊璞玉的機會!「要做準備,但不要過度準備」,人生路上且走且看,樂趣無窮。

我們擁有選擇讓哪些事情約束自己的權利,接著簡單介紹「專案堆疊」、「工作同步」及「專家外包」的概念,期望我們能以「反時間管理」管理我們的時間,選擇為自己而戰,成為自己期望的人。

1.「專案堆疊」

專案堆疊是一種資源整合的概念,將我們得花上時間的事物疊合起來,例如個人、人際、玩樂與職場,我們不必以線性的方式逐步花時間去執行單一事項,而是可以找到一個平衡上述事項的結合任務。我曾嘗試使用專案堆疊的方式企圖讓時間變得夠用,我讓家人、朋友齊聚一堂,並一起去從事我喜歡的休閒娛樂,這聽起來感覺很棒!當事人的確會有時間CP值很高的錯覺,然而,我覺得在其中特別容易掉入時間陷阱,例如:需要挪出精力去注意家人與朋友間的相處自在嗎?畢竟他們熟悉的人只有我,未必會想要所有人都「歡樂一家親」的感覺。因此,關注所渴望建立關係的對象感受,乃是相處品質的關鍵!

尊重對方意願,不論是選擇相處的人們,亦或是所從事的活動都要真正地思考達到「雙贏」或「多贏」的做法,而非自己一廂情願地不考慮專案衝突而胡亂堆疊。有時適當的取捨,而非貪心的想要所有專案都能堆疊,反而能讓專案更加出色,例如:找位喜歡的爬山的朋友和你一起去爬山,或者把喜歡的娛樂變成能賺到錢的職涯,這些嘗試興許都是不錯的選擇?

2.「工作同步」

時間便是我們最珍貴的資源之一,瑞奇・諾頓指出:「獲得資源與機智運用資源是不同的兩件事。」而工作同步能夠協助我們精簡資源,以最終目標來進行時間最佳化。方法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高價值的活動上,並減少任務切換,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同步並非同時多工處理,因為多工只會使我們注意力渙散。我發現自己思路最靈光的時間是每天的早上,從起床後到上午10點這段時間,我能夠高度專注,因此我會選擇去做比較重要、困難或需要動腦思考的任務,像是做一份需要創意構想的簡報或寫作。

意識到自己一天之中的精華時段,並高度聚焦於活動的當下,將有助於我們解決掉那些吃掉時間的「幽靈步驟」!不過,我覺得任務之中的適當休息是必要的,我們不必在電腦前久坐3個小時才能代表自己是時間管理大師,起來喝個水、上個廁所是附加「身心健康」的專案堆疊。當然,我們也可以將寶貴的精華時段獻給「專心地好好休息」,那也無妨!

3.「專家外包」

凡事都要自己來,如此事必躬親的思維將是時間的殺手。如今網路世界發達,資源無遠弗屆,當我們被時間追趕而想要趕快自己動手做的時候,其實也能試著把部分專案外包,僅保留自己喜歡的部分即可!如此不僅能讓專家們有事可做,適得其所,發揮專案的最佳效能外,更也能夠造福別人的生活。專家們熱愛做他們的工作,而且通常能比一般人做得更好又更快,這是時間的綜效,1+1>2。

「專家外包」的點子聽起來很吸引人,這其中代表著你對自己時間的尊重,也帶意味著能對他人產生信任。像是我們可以把搬家這件事交給搬家公司,這能替我們保留下許多珍貴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或高價值的事(雖然不確定您找的搬家公司是否「熱愛」他們的工作,因此慎選專家,將有助於專案品質)。

專家外包可以滋養互惠社會生態系統,為各方創造自由、金錢與時間,我熱愛這種「共好」的思維方式!所以下回當我必須開始埋首於某件我不想做或不擅長的任務時,我會認真思考一下「誰能為我做這件事?而且肯定會做得比我好!」專家外包能夠讓人再次感覺自己活得更像自己,當我們明白自己可以以選擇讓某些事由他人代勞時,自由之聲就會響起!

全文經  Lily Chen 授權轉載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反時間管理:拿回時間掌控權,每天做喜歡做的事》,瑞奇.諾頓 著
►延伸閱讀:只要用對方法,你也能是時間管理大師
►延伸閱讀:跳脫效率陷阱,在最佳狀態完成工作—《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