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病毒之戰─如何預防傳染病?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人類與病毒之戰─如何預防傳染病?

人類與病毒之戰─如何預防傳染病?

圖片由埃德溫·胡珀在Unsplash

過去,美國因為曾經發生西奈爾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美國CDC制定了詳細全國西奈爾病毒監控及預防指導方針,並在各州設立檢查站,偵測鳥類及蚊子的病毒,以及馬和人類是否遭到感染,並訂定負責單位的工作、行政單位的協調、資料共享機制,以及研究的方向與目標。各州每年都要提出報告,以便預防傳染病。台灣對於近年來愈趨嚴重的登革熱與腸病毒,也應未雨綢繆。

環境及個人衛生

許多證據顯示,近百年來,人口快速增加及壽命延長的主要因素,是衛生及營養改善,疾病治療的貢獻相對比較小。1973年到1976年的《世界衛生年鑑》就指出,不管疫苗接種比例多高,開發中國家的傳染病正持續減少。1923年到1953年,沙克疫苗發明以前,美國及英國小兒麻痺死亡率分別持續下降到47%及55%。同樣的,1915年到1958年,麻疹疫苗還沒出現以前,美國的麻疹死亡率也逐年下降到只剩1915年的5%。由於這些疾病都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死亡率下降顯然是由於衛生條件與營養的改善。19世紀末,英國發生天花傳染病,醫師發現染病者大都住在衛生很差的社區,其中有不少還是打過疫苗的人。

1982年,台灣發生小兒麻痺流行,在1031個病例中,家中沒有自來水的病人數量,比有自來水的病人多了五倍。這些數字清楚指出,環境及個人衛生是預防傳染病發生的重要因素。

隔離

經驗及理論都告訴我們,有效隔離是抑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隔離(quarantine)的拉丁文「quaresma」,意思是「四十」。14世紀黑死病盛行,威尼斯為了防止來自疫區的船隻帶來瘟疫,命令所有來自疫區的船隻都必須停在港內四十天才能上岸,此後各海港都效法這個措施,這個字就變成檢疫隔離的專有名詞。

病源,尤其是病毒,需要靠宿主繁殖,在有效隔離的情況下,病源無法從一個宿主傳到另一個,就無法繼續繁殖,使傳染病中止。但這並不能說病毒就消失了,事實上,最近的研究發現,病毒會變得較為溫和,轉到其他地區,產生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流行病,並隨著季節轉移到不同地區,一直到病毒又變成殺傷力強大、易於傳染的病毒株,才會造成可怕的大流行病。因此,隔離只能算是暫時應急的手段,長久之計還是要找出有效的預防及治療方法。

如何防止接觸感染

傳染病,顧名思義就是疾病透過某種方式,由病人傳給其他人的疾病。所以自古以來瘟疫發生時,大家都很自然地避開與病人的接觸。真正有系統地發現病源會經由接觸傳給其他人,而且可以經過消毒防止感染,應該是西梅衛斯醫生(Ignaz Semmelweis)。1847年,當時人們還不知道有細菌或病毒,西梅衛斯發現在醫院由醫生接生的孕婦死亡率很高,由產婆接生的孕婦死亡率反而低很多。當時醫生必須學習解剖,解剖完又去接生。西梅衛斯醫生懷疑,孕婦會死亡是因為醫師解剖完屍體後,把病源菌帶到產房的緣故。為了證明他的想法,西梅衛斯要求醫師們在接生嬰兒之前,先將雙手消毒,並換上乾淨的衣服,這就是醫護人員穿制服的由來。孕婦死亡率果然很快就下降。從此之後,醫師看診之前一定要洗手,穿乾淨的衣服。

由此可見,個人衛生的確是防止傳染病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可以避免握手及接觸大眾摸過的東西,例如錢幣、公共場所的扶梯、按鈕等等,並且養成以正確方式勤洗手的習慣。

如何防止飛沫傳染

颱風式的病毒傳播,例如流行性感冒,大多是靠空氣或口沫傳播。較大的口沫滴(半徑1厘米)大概最多飛行兩三公尺就會因重力掉下來。小滴的口沫在比較乾燥的地方會快速揮發,不會飛太遠。但如果濕度比較高,這些含有病毒的口沫愈容易被吸入肺部(大滴的口沫在鼻腔就被抓住了,但如果張口說話或飲食就會直接進入氣管),造成肺部感染。當然,病毒能感染的範圍要視它能在空氣中活多久而定。流感病毒能感染的範圍很小,大多都是靠近距離傳染,除非是用力咳嗽或打噴嚏,口沫大量地加速送出,打一個噴嚏大概會產生約兩萬個大大小小的水珠,傳染力很高,口蹄疫病毒可以活得很久,會造成長距離的傳染。

這些因素告訴我們,為什麼流行病大都發生在天氣不太熱的季節。天氣熱,水滴揮發比較快,病毒也比較不穩定。在又乾又熱的地方,這種方式的傳播一定更不容易。如果照這個道理推想,減少在醫院內交互感染的方法,應該是升高室內溫度、用除濕機降低濕度,讓小滴的口沫快速揮發。除濕機還可以蒐集空氣中含有病毒的水滴,用鹼及消毒水殺掉病毒,等於過濾空氣。

大家都害怕空氣傳來病毒,SARS的冠狀病毒在空氣中能活多久?根據幾年前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一種會讓人感冒的冠狀病毒在攝氏20度及50%相對濕度下,可在空氣中存活大約67小時;當濕度降到30%時,則只能活27小時。這種病毒最不穩定的情況則是濕度很低的環境,大約只能活3小時;在低溫、高濕度的情況下,病毒可以活得相當長。另外一個跟感冒有關的病毒則對濕度很敏感,在低濕度時,病毒很快就沒有活性。這些研究指出,病毒能在空氣中能活多久,跟環境很有關係,而且每一種病毒都不太一樣。如果能找出病毒最不穩定的環境條件,對於防止及控制院內感染有很大的幫助。

延伸閱讀:《瘟疫與人》黑死病、武漢肺炎在全世界擴散都是因為「它」
►相關書籍:天下雜誌《人類與病毒之戰》,徐明達 著

天下雜誌-人類與病毒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