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anva圖庫
從企業領袖到政治人物,從創業者到上班族,這本書將為你揭示權力的真正含義,讓你洞悉這個由商業主宰的世界。
「金錢就是權力」?「權力即是武力」?現在的科技社會則是「資訊就是權力」?這些都是我們對權力最直觀的想像,甚至會把「權威」、「專制」與權力進行連結,然而,本書作者以心理學領域教你『橫看成嶺側成峰』,觀看權力的不同面貌。
作者首先概說權力的面貌,例如:美國為了維持世界強權地位編列誇張的軍事預算;丈夫藉由毆打和強暴妻子以鞏固男性權力;有些國家允許人民為了維護個人自由而持有武器;但在權力的定義上不僅僅只有武力而已,像是英國淡化武力在社會中的角色,他們對於權力的定義,比較類似「階級體制的從屬關係」,從倫敦的警察不會佩帶武器,但他們的口音和禮節本身就能管制他人的失序行為,讓英國人民不敢踰矩,而這就是每個人、每個文化對於權力理解的不同。
▌ 「效率」竟然也能是權力?
接者,作者告訴你「效率」如何控制混亂和失序的場面,其舉出德國佔領波蘭後的「特雷布林卡滅絕營」為例,在當代德國納粹必須於17個月內,屠殺將近三百萬人,究竟如何在這麼短的期間內完成?—「系統化例行公事」,只要每天早上毒死和焚燒五千個人或是24小時處理五千到兩萬人,不能有多餘的動作或意見分歧,也不能有複雜的程序,如果猶太人步履蹣跚時,就會被鞭打著前進,黨衛軍本身也不能漏聽指令提出任何問題。
效率使得黨衛軍能一意孤行,專心致志地完成工作,為了有效率而有效率,也因此無論做什麼事情,那件事情本身就是正當化的理由,這種不考慮未來的方式,就會讓人變得麻木不仁。
回想起以前看過的一本書,伊坂幸太郎《摩登時代》(也是有關國家與權力本質的小說),也有提及「大量製造商品,制定管理機制,追求最高效率,造成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每個人都只是機械性地完成眼前的工作,卻對作業流程一無所知。如此一來,會造成什麼狀況呢?每個人都成了零件。也就是說,人們會失去想像力與知覺。」。
作者在說明效率的權力時,也以經濟學觀點切入,經濟亦常常提到「效率」二字,它是以「付出最少得到最多」來運作,也就是獨尊利潤的概念向經濟這個神敬禮(法律制度也是如此,在107年前尚未引進社會責任理念,公司法第1條也僅是認為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最近在新聞中常常看到表態的藝人越來越多,當不具其他理想或熱忱,只以「利潤」作為決策的正當理由,確實不得已之下,就會誠服在權威之中。
好慶幸自己身在臺灣,為文化部的發言:「臺灣作為自由民主國家,從來不會要求任何人對自己的立場表態,更不會讓任何人因為表態或不表態受到政治威脅,這是自由臺灣最可貴之處。」感到驕傲。
▌ 「恐懼」不是怯懦的用語,反而是權力的象徵
驚慌害怕、惶惶不安時,總會有人說「不要怕」,原以為恐懼是個怯懦的表現,然而這同時也象徵著「權力」。就如同書中作者提及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所述「比起敵人,士兵們更懼怕他」,對於領導者而言,也有許多人評價應該要「可以受愛戴但必須令人畏懼」,恐懼甚至是權力的最穩固原則,共同的恐懼會讓人民團結,而上位者會逐步灌輸「恐懼」的能力,從中獲得超出職責範圍的滿足感。
不禁讓我想起日本漫畫《死神BLEACH》有位角色東仙,有句對白是:「身為戰士,最重要的事物不是力量,而是『恐懼』戰鬥的心,正因為會『害怕』戰鬥,才能提起劍,為了同樣害怕戰鬥的人們而戰。」
現實生活中,也有利用社會安全網為名,讓你恐懼生活周遭隨時發生危險,為了避免危險發生,國家領導者在境內裝設許多監視器,並且運用科技監控的力量,假借保護家園,實質上卻行使全面監控之事,一旦有不同的聲音出現,隨即鎖定你的定位,利用人群、科技包圍你使你投降屈服,展現他的國家權力。
▌ 權力是一種概念,可以是各式各樣的樣態
書中介紹了二十種權力的樣貌,可以是「效率」、「服務」、「維護」、「恐懼」……等面向,權力似乎是個可以理性掌控的東西,但是深入探索後反而展現了另一種類型的權力,我們承繼的文化,會為我們定義權力,無論是公園的雕像、教科書中的故事、音樂演奏的樂曲,都會加深和強化每個人對權力的想法。若是權力的理解來自於祖先、神靈和超越人類力量的關係,則「入門儀式」和各種「禁忌」就能轉變成權力。
因此,「權力的概念經常從一個人的心中移到另一個人心中,並不屬於任何一個人。」
閱讀本書如果沒有心理學專業知識或喜歡看神話的人,或許會略嫌辛苦,因為無法真正領悟到作者所論述的內容,但本書也會舉出現代常見的例子,只要屬於不求甚解的人,這本書也能讀起來相當有趣。
尤其是書中在介紹「職位」的權力時,作者仔細解析,職位可以與任職者之個人能力明確地劃分,晉升到更高的職位,就算你其實在升職前都是一樣的人,也能提升擁有更多權力。擔任職位,就等於你要服務「高於」你自身的事物。從英文「Office」在詞典中的解釋可以看出是為某人做事,也有進行商業交易的場所,完成組織文書工作的地方,但無論哪種解釋都象徵著「對其他人的責任」,藉由接納、聆聽他人的請求來提供服務。
或許坐在辦公室的我們,也可以就擁有「服務的權力」沾沾自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