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anva圖庫
這本書攤在桌上一眼望去,書名叫「表裏京阪」。難道京都和大阪會有什麼表裏不一的地方嗎?我記得有部改編自萬城目學小說的電影叫做〈豐臣公主〉故事是說大阪城下其實存在著一個神祕的國度。
這本書不會是講這個都市傳說吧?讓我們一起開卷來了解一下京阪的「表世界」與「裏世界」吧。
有別於市面上一般介紹日本京都與大阪的眾多書籍,這本書是邀請多位居住或在日本留學,經常往來於日本的多位旅日作家主筆。以單篇主題式文章形式,憑藉他們在日本的生活經驗、結合專業知識,細微觀察京都與大阪社會文化的處處面面,讓讀者通曉京阪這兩座城市的發展與出書前的最新狀態。側重在京阪的人文觀察與城市發展過程的解析。
作者們以旅日觀察到的層面與豐富的學識涵養,先為讀者介紹京都與大阪兩個城市的地理環境、街道格局與城市發展史,再從神話來講當地風土民情特色、京阪的知名地標及吉祥物的典故。
▲大阪知名螃蟹餐廳──螃蟹道樂/來源:麵條Mantaul的台灣日常
▌ 京都 vs. 大阪,象徵關西的「傳統」與「新潮」
本書分為〈京阪相對論〉、〈京阪擂台〉兩大部份。〈京阪相對論〉是京阪兩個城市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分別代表關西地方的「傳統」與「新潮」。
有歷史上城市政經地位明顯的對比,又有明治維新到2024年的現代,居民意識上對東京首都圈,具有城市競爭對抗意識的一面,可說是資訊量與知識點滿滿的一本書。
讀完後與我自己去日本自由行的經驗結合,有很多京阪的知識點都讓我有「京阪原來如此!這真的是資深日本通才知道的事情啊!」的共鳴。
〈京阪擂台〉再為大家介紹日本近代京阪地方發跡的重要人物,像是維新時代劇的固定配角公卿岩倉具視、萬元日圓紙幣上的教育家福澤諭吉、政商財閥西園寺公望與住友財閥家族,廣瀨宰平、五代友厚、藤田傳三郎等等。這些近代名人都為京都、大阪留下許多可以讓外國遊客參觀的建築物,現今都已被作為博物館或展覽場館使用,當年的建設對於現今日本觀光景點可謂提供了不錯的硬體設施。
講到旅遊景點的內容,千年古都京都在眾多建於平安時代、鎌倉時代的佛教古塔、佛寺建築之外,還有著知名的京瓷博物館與京都車站。
大阪更是有著通天閣與太陽之塔這樣成名已久的地標。日本二次元動畫觀光大使「名偵探柯南」在那些景點出現的場景,更是頻頻被這本書的作者們提到。喜好藝術、建築的人還可參觀藤田美術館、安藤忠雄設計的狹山池博物館、泉屋博古館、南禪寺水路閣等地。世界博覽會也將於2025年在大阪舉辦,都是未來可以計劃到日本拜訪的行程喔!
交通方面則介紹了京都與大阪的交通工具差異,京都市內是以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要遠行才會搭私鐵電車,或是搭公車到私鐵電車站與地下鐵共構的車站,轉搭地下鐵或JR高鐵去別的地方;大阪則是以地下鐵、私鐵電車與JR高鐵為主。在書中對於京阪兩城私鐵電車與JR高鐵發展的過程都有略作介紹。還附有京阪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出書前的最新發展與相關的網站資訊。
▌ 美景配美食,下次關西之旅要去哪裡?
令人不禁神遊遙想,下次去日本時,當我回到了京都錦市場,故地重遊。
逛街吃串燒與小吃,買完京漬物當伴手禮後,不只有到錦市場天滿宮拿水壺裝滿「錦之水」當祝福旅途平安的神水喝。更有著一位300年前的名畫師伊藤若沖的畫作複製品,會到處出現在錦市場的屋頂或週圍,還可以拍照留念。
然後再搭地下鐵或電車到大阪黑門市場,吃完牡蠣與神戶牛後。還能順道走到道頓堀吃上大阪炸串、大阪燒、章魚燒、烏龍麵。在黑門市場探索與對照書中提到的黑門市場發展歷程,以及晚上到京都料理店,一邊吃一邊回憶京都料理在日本料理。
讀完本書,對於京阪兩座城市的表與裏,我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兩城在歷史發展過程之中,有著各自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獨特背景,時而產生衝突對立,卻又互相支援,同時又在城市競爭的文化意識上與東京對抗。
這就是「表裏京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