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anva圖庫
「Web3時代,每個人都能夠擁有數位產權,任何「可消費的」的內容都會轉變為「資產」,帶來龐大的市場與機會。使用產品和服務的人會成為「擁有者」,平臺產生的經濟效益將由使用者共創、共享。」──泰普史考特
想一步了解如何融入其中,掌握共好。
翻開《WEB3 新商機》之前,剛好接觸了比特幣的投資議題。從而想進一步了解區塊鏈相關技術。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案例,比特幣的出現,也使得去中心化的交易成為可能,從而為WEB3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通過區塊鏈技術,人們可以創建自己的加密貨幣並進行交易,每個人不再只受到傳統金融體系的限制,都有機會參與到金融市場。
▌ 從歷史看變革的力量
-
1440年: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書籍和知識更為普及。
1776年:瓦特發明蒸汽機,推動工業時代的興起。
1920年:美國無線電公司將義大利發明家馬可尼的無線通訊商業化。
1990年代,網際網路的商業化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世界:
-
Web1(1992年至2002年):資訊數位化,利用開放協定來管理,社群驅動。
-
Web2(2002年至2020年):讀寫網路,提供創作、共享和討論內容的工具,人人都可編寫全球資訊網。
-
Web3.0,核心概念是語義網(Semantic Web),即電腦可讀取和處理來自全球資訊網的數據,進而造福每個人。
▌ 核心基礎與技術架構
-
Web3的基礎是數位資產或代幣的所有權,賦予我們數位存在的經濟利益。每個人都可以略過中介機構,直接利用數位資產賺取收入、儲蓄、交易或投資,這將迎來數世紀以來金融貨幣領域的最大變革。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架構,將帶來六大轉變:資產、眾人、組織和企業、產業、人類經驗和整體文明。
- 以數位形式呈現價值的代幣
- 對於去中心化網路的狀態達成共識的演算法
- 自動執行的商業協議 (智慧型合約)
- 協調資產與行動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 零知識證明:保障個人隱私,將個資隱私編寫至Web3
- 管理數位商品和身分的數位錢包
▌ Web3 世代來臨,機會與挑戰將同時出現
Web3 讓人人都是創作者和贊助人。從用戶生產到用戶自有以及貨幣化;從企業控制到社群控制;從以平台為基礎,到手持裝置社群。
無論你在這些社會經濟網路中,投入哪些內容和創意,都會讓你成為未來的經濟參與者,都能確切掌握自己的心理自我,包含生意、資產、交易歷史、數據等。
這樣新型態的技術為各種產業帶來長期的影響,並對現有企業產生威脅。
傳統中介角色將被淘汰,企業需重新思考舊有行事方式,雖然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可能是比公司更理想的組織形式,但仍面臨實施上的挑戰,例如監管不確定性、智慧合約風險等問題。
Web3 帶來的世界將愈來愈平,創作者可以從全球粉絲群獲利,企業家能夠接觸全球市場。
以顛覆傳統的工作和地域觀念,讓世界變得更平。穩定幣將取代舊有的支付網路,美元將可能成為大贏家,卻也可能影響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穩定。
這樣的進展將面臨八大挑戰,包括:被試圖顛覆的對象操縱,技術尚不完備,能源耗用過高,政府阻礙,誘因不足,被不法份子利用,就業機會減少,治理工作困難等。但未來屬於掌握新技術並能妥善運用它的人。對於企業家和學生來說,Web3提供了廣闊的機遇,能幫助實現夢想,創造價值並改變世界。

▲ 每個人在新的創作者經濟中都有各自的角色和機會(圖片來源:Unsplash)
▌ 網路經濟與社會關係將重新定義
讀了《WEB3 新商機》讓我更進一步了解了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加密貨幣和數位所有權,以及它們是如何運作的。透過對Web 3的基本理解,了解未來有關資產、人以及組織,去中心化金融與數位貨幣如何轉變,進而幫助我在未來能更融入其中。
新的技術革命,也重新定義網絡經濟和社會關係。為每個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參與網絡經濟,有了多樣的選擇和可能性。去中心化經濟促進創新和合作,讓人人皆可自由地創造和分享價值,也帶來更多的共享合作。
相信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去中心化經濟將會在未來成為成熟的發展趨勢,為我們的未來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