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Max Fischer;來源:Pexels
這本書原本的設定受眾應該是教育現場的老師們,不過把「教」和「養」都攬在身上的父母朋友們,看了一定也會為之震撼。說來慚愧,孩子的獎勵甜頭在很多家庭裡,小至吃飯換點心、大至集點換禮物,也普遍用在幼稚園現場,從幼幼班開始就有這樣的獎勵制度存在。
而我自己也是獎勵制度下,無法自拔的傀儡之一,國小開始應該不少人有莫名其妙就全科滿分的經驗吧?還記得小一還小二開始,我嚐到了滿分的甜頭後,就開始了追求滿分獎勵果實的旅程,一路到了考大學,文優則法商、理優則醫電,我就是那位毫無自己興趣便選擇了電機資工的學生。直到進了大學,各路高手雲集,我不再可以輕易的拿下分數的甜頭,便失去了自己的目標和動力。這本書除了舉實例也有明確說明不用獎勵該如何做教育,並且更讓我確信「獎勵」並不應該用來教育孩子。
孩子天生就有分辨自己喜好的能力
三歲的綠豆問了我一句話「媽媽,為什麼我放學還要再去上課?我只想在公園玩耶。」那時開始,綠豆和我不再趕課,綠豆和妹妹從此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公園的玩伴。我也不再需要為了孩子在課後課程不專注或意興闌珊,感到自責或是浪費時間和金錢,更多時候是我在公園可以看見孩子的創造力、專注力、成長與進步。「很多孩子進了學校後,學習的胃口卻壞掉了,那是我們所不樂見的。⋯⋯讓孩子想學、能學、愛學」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不要為了獎勵而去做那些「大人想要但是孩子不見得想做」的事情,因為他們會失去自己「發自內心」學習的能力,並且剝奪了他們學會自己想學的興趣。
作者也提到孩子的一舉一動被「外在誘因」所控制,這種心理運作機制稱為「操作制約」,但當時這個理論的時空背景是以動物實驗為基礎的,完全排除了自主思考和個人情感,這種提倡「人沒有自己的意志和想法」被譏諷為「失去心靈的心理學」。如果身為孩子的引導者的我們一直忽略孩子的內在動機,從小讓孩子依賴獎勵制度,每件事情都需要有外在誘因才行動,會大大降低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制力。如果孩子沒有自主與自制的能力面對未來,那孩子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了。
曾經我也迷失過,看見孩子在幼兒園班上的表格幾乎沒有點數,我開口詢問過綠豆「為什麼你都沒有得到貼紙?是因為你都沒有照著老師說的做嗎?」更甚至我為了讓綠豆記得老師所說的「生活次序感」,我將他回家該歸位的事情一一列出來,完成一天就打一個勾,集滿一個月讓他換大禮物。我把獎勵制度從學校再搬回家裡,我以為這樣是幫助他更快速融入學校生活,沒想到換了大禮後,他每天的生活次序感更糟了,對於該做的事更是草草了事。書中提到了如何將獎勵制度退場的作法,「使用鼓勵取代獎勵」,當看到孩子出現正面的行為時,給予立即性的口頭肯定、公開表揚,把外在的誘因逐步轉移到內在成就感。
閱讀至此,我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即時肯定孩子的正面行為呢?套回到自己教養的實際經驗就是「孩子需要我的注意力和同理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實際上是非常難的。因為孩子時時刻刻都在探索與發現,比起教育現場的課堂,身為學齡前父母的我們,一定都曾經在陪玩分心的時候,被一個急於被肯定的孩子叫回神過來。但你我一定也都記得若我們專注的看著孩子、陪伴著孩子一起探索並真心誠意的為他的發現而開心而驚喜時,孩子的臉龐是掛著多動人的笑容。此時的孩子要的完全不是一顆糖果也不是一台新的車子,我們真心誠意的讚嘆他的學習力時,累積的便是他最深刻、最強大、最長久的「內在動機」,每一刻的行為都建立在「內在動機」之上,越能夠發自內心得到滿足和成就感。
還有人記得孩子第一次開口叫爸爸媽媽的感動嗎?還有人記得孩子第一次跨出一步站立行走時落下的眼淚嗎?隨著孩子的年紀越來越大,我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得到那些由衷的讚美與肯定變得越來越難了(甚至上了學只剩下成績了)。不管孩子多大、在什麼階段,他需要的不是那些「我都是為你好」的要求,我想孩子最希望擁有的是「我真的覺得你很好」的自信吧。跌跌撞撞的學齡前孩子,一步步try and error的長大,打翻水的前一刻是不是還在嘗試著自己能不能搆著?
觀察力、感思力、連結力、創造力、表達力
書中提到如何在課堂上運用有效的提問和引導激發孩子的這五力,再拉回來「自己的教育現場」,觀察力正是孩子天生就有的第一力,與世界連結的能力,但讓我們仔細的回想看看,在陪伴孩子觀察這世界的時候,大人的回應態度是不是太冷漠。成群結隊聊天,卻要孩子在博物館裡尋找興趣?坐著滑手機,卻要孩子在探索中學習知識?
唯有教學者、陪伴者的我們一起表現出好奇心,才是真正帶動孩子發自內心學習、探索的方法。而感思力就是感受與思考的能力,如何不讓孩子走到戶外就覺得「好山好水好無聊」?如何不讓孩子走進藝術館、美術館就放空?孩子的好奇心開始,我們就應該練習引導,讓孩子對他觀察的對象開始產生感受、思考。開始有了思考,對觀察的對象有所連結,那就是連結力了。五力如何引導與陪伴就請大家自己翻閱書籍吧!
書中很多是教學現場的案例分享,雖說不身為老師的我們不一定每個章節都用得到,但只要自己的連結力足夠,便不難發現教育現場要套用到生活現場並不難。而且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說我們就是這階段孩子的老師並不為過。而本書真的是時不時就出現我好喜歡的佳句,大部分都是作者自己寫的,而非網路流傳的雞湯佳句,我想分享幾句我畫起來的,覺得很感動的句子:
1. 成效可以量化,但愛不能。
2. 前進的方向,是我們給孩子的;前進的力量,卻是孩子給我們的。
3. 於是,我們不做成功的大人,我們當成熟的孩子。
4. 富蘭克林:有的人在25歲就已死去,卻在75歲才下葬。
5. 即便沒有找出答案,也需要找答案的過程。
6. 當我看見你,更看見你眼中的我自己,我便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問題,在你的眼中找答案。
我知道不少同溫層媽媽也買了、借了這本書來看,如果妳願意,也寫下觸動妳的句子吧。